从老布坊的生产车间出来,苏清颜的脚步像灌了铅一样沉重。夕阳把她的影子拉得很长,映在布满青苔的石板路上,像一道解不开的难题。李阿姨混用工业染料的事,像块巨石压在她心上——愤怒、失望、焦虑,各种情绪交织在一起,让她几乎喘不过气。
“怎么办?真的要终止合作吗?”林薇薇的声音带着哭腔,“我们为老布坊付出了那么多,现在放弃,太可惜了。”
苏清颜没有说话,脑子里乱糟糟的。终止合作,项目会受挫;不终止,就是对用户的欺骗,一旦被曝光,后果更严重。匿名短信说张弛下周要爆料,留给她的时间只有短短五天。
回到公司,她把自己关在会议室,翻看着和老布坊的合作记录——从第一次拜访时李阿姨羞涩的笑容,到试生产时她盯着染缸不肯离开的执着,再到看到设计稿时既期待又不安的眼神。这个老人不是天生的骗子,或许真的是被成本压得走投无路。
“老布坊的利润空间到底有多大?”苏清颜突然问自己。她立刻调出财务报表,发现传统植物染料的成本确实很高,加上手工印染的低效率,老布坊的利润率只有8%,远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也许不是故意造假,是想活下去。”苏清颜喃喃自语。她想起李阿姨说过,儿子不想继承布坊,觉得“又累又不赚钱”,她一直撑着,就是不想让祖传的手艺断在自己手里。
一股复杂的情绪涌上心头。她不能纵容造假,但也不想看着一个老字号就这样走向末路。
“必须让李阿姨停用工业染料,但要帮她解决成本问题。”苏清颜做了决定。她立刻联系供应链专家,咨询降低植物染料成本的方法。专家建议:“可以和其他老字号联合采购,量大了能压低价格;另外,优化印染工艺,减少染料浪费,也能降低成本。”
她连夜制定了两套方案:一是联合裁缝铺、搪瓷厂等老字号,成立“传统工艺采购联盟”,集体向染料供应商压价,预计能降低15%的采购成本;二是请印染技术专家指导老布坊优化工艺,减少废水排放和染料损耗,进一步降低成本。
第二天一早,苏清颜带着方案去找李阿姨。李阿姨看到她,眼神躲闪,像个做错事的孩子,嘴唇嗫嚅着:“小苏,我……”
“李阿姨,我知道您不容易。”苏清颜打断她,把成本优化方案放在桌上,“但工业染料不仅会伤害用户,也会毁了老布坊的招牌。我们一起想办法降成本,不用走歪路,行吗?”
李阿姨看着方案,眼眶红了:“我也是没办法……上个月染料涨价,儿子又催我关店,我一时糊涂……”她抓住苏清颜的手,“小苏,你肯帮我?”
“只要您承诺再也不用工业染料,我们就一起干。”苏清颜看着她的眼睛,“但我有个条件——必须公开道歉,把混用染料的事如实告诉用户,召回问题产品,承担所有损失。只有真诚,才能重新赢得信任。”
李阿姨沉默了很久,重重地点了点头:“我听你的。是我做错了,该承担责任。”
老布坊的公开道歉视频上线后,出乎所有人意料,没有引发大规模的负面舆论。很多用户留言:“知错能改就好,支持老字号坚持传统工艺”“理解成本压力,愿意为真材实料买单”。甚至有用户主动提出“愿意多付钱,只要保证用纯植物染料”。
苏清颜悬着的心终于放下。她趁机推出“透明工厂计划”,直播老布坊的印染过程,让用户看到从植物采摘到染料制作,再到布料印染的全过程。直播观看量超过10万,不少用户被传统工艺的魅力打动,纷纷下单支持。
解决了老布坊的危机,项目组的士气大振。设计师联名款蓝染衬衫再次上架,销量比上次翻了一倍;“半定制校服”通过智能测量和手工微调的结合,效率和精度都大幅提升,又签下了三所学校的订单;糕点店的“低温冷链”包装得到用户认可,复购率达到30%。
更让人惊喜的是,“老字号焕新计划”引起了媒体的关注。本地电视台做了专题报道,镜头里,老布坊的蓝印花布在阳光下泛着光泽,裁缝铺的老师傅在给学生量尺寸,糕点店的香气飘满了文创园。报道播出后,不少年轻人专程赶来打卡,老字号的门店客流量增长了50%。
“我们好像真的做到了!”林薇薇看着后台不断上涨的销量,激动得语无伦次,“你看这个评论,‘没想到老字号这么酷,我要带爸妈来体验’!”
苏清颜笑着点头,心里却没有丝毫松懈。她知道,这只是初步的成功,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张弛虽然没能通过爆料搞垮项目,但他绝不会善罢甘休。而且,那个匿名发件人始终像个谜,对方一次次精准地“提醒”,到底目的是什么?
周五下午,苏清颜收到了行业论坛的邀请函,邀请她作为“新锐计划”的代表,在下周的论坛上分享老字号焕新的经验。她心里咯噔一下——张弛说要在论坛上爆料,难道就是这个论坛?
她立刻联系赵曼:“赵总,行业论坛我要不要去?张弛可能会在现场闹事。”
赵曼的语气很平静:“为什么不去?你做得很好,该让更多人看到老字号的价值。至于张弛,他要是敢闹事,公司会依法处理。”她顿了顿,“对了,陆总也会参加论坛,他是特邀嘉宾。”
有陆时砚在,苏清颜稍微安心了些。但她还是觉得不安,总觉得张弛还有后手。
匿名短信再次发来,内容简短却诡异:“论坛有惊喜。赵曼当年的项目资料,会在现场曝光。”
苏清颜的心脏骤然缩紧。
赵曼当年的项目资料?张弛不仅要爆料老布坊,还要把赵曼拖下水?
她想起陆时砚说过,赵曼当年因为一份伪造的投诉邮件背了黑锅,难道张弛手里有那份邮件的“证据”?或者,有更可怕的秘密?
她立刻给陆时砚发消息:“陆总,论坛上张弛可能会爆料赵总当年的项目,您知道详情吗?”
陆时砚回得很快:“别担心,我已经做了准备。赵总当年的项目没问题,是张弛和王磊联手陷害的。我手里有证据,必要时会公开。”
看到这条消息,苏清颜稍微松了口气,但心里的疑虑却更深了。陆时砚怎么会有当年的证据?他和赵曼的关系,远比表面看起来更复杂。
更让她在意的是匿名发件人。对方似乎对张弛的计划了如指掌,甚至知道他要曝光赵曼的往事。这个人到底是谁?是赵曼的人,提前透露消息让她防备?还是张弛的同伙,故意放出风声扰乱她的心神?
离论坛开始还有三天,苏清颜却觉得度日如年。她一边忙着准备论坛的分享内容,一边暗中调查匿名发件人的身份。江哲帮她查了手机号的归属地,发现是一个虚拟号码,无法追踪到真实用户。
“这个人太厉害了,反追踪能力很强。”江哲的语气很凝重,“很可能是公司内部的人,或者对公司很熟悉的人。”
公司内部的人?苏清颜的脑子里闪过一个个面孔——赵曼办公室那个冷冰冰的助理?人力资源部总监?甚至……林薇薇?她立刻摇了摇头,否定了这个想法。林薇薇一直陪着她,不可能是匿名发件人。
那会是谁?
论坛前一天,苏清颜收到了赵曼的消息:“明天的分享放轻松,把项目的真实故事讲出来就好。别被无关的人和事干扰。”
苏清颜回复:“好,谢谢赵总。”
放下手机,她看着窗外的夜色,心里充满了不安。明天的论坛,到底会发生什么?张弛会拿出怎样的“证据”?陆时砚准备的“证据”能否帮赵曼澄清?那个匿名发件人,又会在什么时候露出真面目?
她隐隐有种预感,这场论坛不会只是一场简单的经验分享,很可能会揭开尘封已久的秘密,把所有人都卷进更深的漩涡。
而她,作为这场风波的中心,必须做好准备。
(第十九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