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文学
一个绿色的小说推荐网站

第2章

灰树花带来的喜悦持续了几天。李秀兰精心地将大部分菌子晒成了干蘑,小心地收在布袋里,念叨着等货郎来了,看能不能换点盐巴或者针头线脑,或许还能扯上几尺便宜的布给孩子们做件秋衣。

向晚则利用“病后需要慢慢恢复”的借口,尽可能地在家附近“溜达”。她迈着小短腿,看似漫无目的地在房前屋后、田埂边、竹林旁转悠,一双眼睛却像侦察兵一样,不放过任何可能有价值的线索。

她认识了不少常见的野菜,也看到了几棵野生的梨树和桃树,果子还青涩地挂在枝头。但这些都太普通,无法带来实质性的改变。她需要更确切的信息,关于市场需求的信息。

而信息的来源,最好莫过于那个走村串乡的货郎。

这天下午,天气依旧闷热。向晚坐在院子门槛外的阴凉处,看着弟弟向阳和邻居家的几个光屁股小孩玩泥巴。她心里琢磨着,货郎通常多久来一次村里?上次母亲提起他是什么时候?

正想着,就听到村口方向传来一阵隐约的、有节奏的“拨浪鼓”声。

叮咚——叮咚——

声音由远及近,清脆又带着某种诱惑力。

“货郎来了!”不知哪个孩子喊了一嗓子,玩泥巴的小孩子们顿时都抬起头,眼睛发亮地望向村口方向,有几个甚至丢下泥巴,兴奋地朝着鼓声跑去。

向阳也蠢蠢欲动,眼巴巴地看向院子里的李秀兰。

李秀兰正在补衣服,听到鼓声,手里的针线慢了下来,脸上露出一丝复杂的神情。有期待,但更多的是无奈。她叹了口气,对着眼巴巴的儿子摇了摇头:“去看看就行了,咱家没钱,不准闹着要东西,听到没?”

向阳的小脸顿时垮了下来,但还是忍不住好奇,跟着其他孩子的脚步往村口蹭。

向晚的心却提了起来。机会来了!

她也站起身,装作好奇的样子,对李秀兰说:“妈,我也想去看看。”

李秀兰想着女儿病好后还没见过货郎,看看也没什么,便点了点头:“去吧,看着点小阳,别让他乱跑。”

向晚应了一声,迈着小短腿也朝村口走去。

村口那棵大槐树下已经围了不少人,大多是妇女和孩子。货郎是个精瘦的中年男人,皮肤黝黑,推着一辆旧自行车,车后座两边挂着两个巨大的竹筐,里面琳琅满目地装着各色货物:彩色的头绳、劣质的糖果、针线、顶针、橡皮筋、纽扣、还有火柴、肥皂、一小袋一小袋的盐和糖等等。

孩子们围着筐,眼睛死死盯着那些色彩鲜艳的糖果和玩具,咽着口水。妇女们则更关心实用的东西,七嘴八舌地问着价钱,不时发出“太贵了”的惊叹声。

货郎显然习惯了这种场面,脸上堆着生意人的笑,熟练地应答着,手里拿着拨浪鼓时不时摇两下吸引注意力。

向晚挤不进核心圈,就站在外围,竖起耳朵仔细听。

“这红糖咋又贵了?”

“老嫂子,不是我要贵,是城里来的价就高了啊!”

“有新的碎花布头没?”

“有有有,这次有几块不错的,便宜卖了!”

“针怎么卖?”

“两分钱一根,买五根送一根!”

向晚仔细听着每一样物品的价钱,心里飞快地计算着。盐、糖、火柴这些必需品价格都不低,而货郎收购东西的价钱则被压得很低。

“有鸡蛋、麻绳、草鞋、干蘑什么的没?老价钱收!”货郎一边卖东西,一边吆喝着收购。

干蘑!向晚心里一动。她听到旁边一个婶子问干蘑怎么收。

货郎撇撇嘴:“看品相,好的晒得干透的,2块钱一斤。”

那婶子咂咂嘴:“才2块啊?那么好的山货……”

“婶子,这价钱不错了,我运到城里也赚不了几个辛苦钱。”货郎叫苦连天。

向晚默默记下。2块钱一斤,晒干了的灰树花很轻,母亲攒的那一小布袋,不知道有没有一斤。就算有,也才能换2块钱,这点钱,对于那个巨大的债务和“代金”缺口来说,简直是杯水车薪。

一种无力感再次袭来。靠这些小打小闹的山货,根本解决不了问题。

她正暗自焦灼,忽然听到一个略显憨厚又带着点迟疑的青年男子的声音响起:“三叔,我……我这儿有点新剥的兔子皮,收不?”

向晚循声望去,只见一个高壮的青年正从人群外围挤进来。他大约十七八岁的样子,身材结实,皮肤黑红,穿着打补丁的汗衫,手里拿着两张处理得不算太好的、还带着血丝的兔子皮,脸上带着几分局促和期待。

向晚认出来了,这是她隔房的堂哥,向龙。她爷爷和向龙的爷爷是亲兄弟,关系不算远,但两家日子都紧巴,平时来往不算特别密切。向龙爹娘身体似乎都不太好,他是家里的主要劳力,为人老实肯干,就是性子有点闷。

货郎接过那两张兔子皮,拎起来对着光看了看,皱了皱眉:“小子,你这皮子剥得不行啊,这儿破了,这儿毛也沾了血,不值钱。”

向龙的脸一下子涨红了,搓着手,讷讷道:“我……我下次注意。三叔,你看……”

货郎随意地把皮子扔回筐里:“算了,看你也不容易,两张皮子,给你8毛钱吧。”

向龙的嘴唇动了动,似乎想争辩一下,但最终只是低下头,小声说了句:“谢谢三叔。”接过那8毛钱,紧紧地攥在手心里,脸上却没有多少喜悦,只有沉沉的失望。

向晚看着这一幕,心里很不是滋味。这个堂哥,她是有点印象的,后来好像……过得并不好。

就在这时,货郎大概是卖得差不多了,开始收拾东西,准备推车去下一个村子。围观的人群也渐渐散去,孩子们虽然不舍,但也只能被大人拉走。

向龙还站在原地,低着头看着手里那可怜的一毛钱,像一尊沉默的雕像。

向晚正想悄悄离开,忽然目光扫过货郎筐里最底下压着的几本书。那是几本旧的、封面模糊的小人书和一本厚厚的、页面发黄的旧书,看起来像是货郎收来的废品,打算拿去卖废纸或者另作他用的。

她的心跳忽然漏了一拍。

那本厚厚的旧书,封面似乎写着《赤脚医生手册》?还是什么……《农村实用技术》?

一个念头如同闪电般划过她的脑海!

知识!信息!也许解决问题的关键,并不仅仅是山野里的那点出产,而是更先进的、更实用的技术和方法!这本书里,会不会就有她需要的东西?

她的脚步瞬间钉在了原地,眼睛死死盯着那本书。

可是,她没钱。就算有钱,一个五岁孩子跑去买一本厚厚的旧书,也太奇怪了。

货郎已经推起了自行车,车轮开始转动。

眼看机会就要溜走,向晚急得手心冒汗。她下意识地看向还站在旁边的向龙。

向龙似乎也准备走了,他把那一毛钱小心地塞进裤兜深处。

“龙哥!”情急之下,向晚脱口而出,声音带着小女孩特有的清脆。

向龙愣了一下,疑惑地转过头,看到是隔房的小堂妹向晚,脸上露出一丝憨厚的疑惑:“晚晚?咋了?”他记得这个堂妹前几天还病得不轻。

向晚跑过去,仰起头,努力让自己的表情看起来像是小孩子看到了新奇玩具:“龙哥,你看那本书,花花绿绿的,好看!我想要!”她伸手指向货郎筐里那本厚厚的旧书。

向龙顺着她指的方向看去,只看到一本破旧的厚书,他挠挠头:“那破书有啥好看的?不能吃不能玩的。”

“我就想要嘛!”向晚使出小孩子撒娇耍赖的劲头,虽然心里觉得有点羞耻,但为了那本书,也顾不上了,“龙哥,你帮我去问问嘛,用你的钱,我……我以后还你!”她知道向龙刚得了8毛钱。

向龙看着这个小不点堂妹,她大病初愈,小脸还瘦巴巴的,眼睛却亮得惊人,满是渴望地看着他。他心肠软,又想着自家爹娘身体不好,平时忠富叔和秀兰婶子偶尔也会帮衬一下,如今堂妹就这么个小要求……

他叹了口气,憨厚的脸上露出一丝无奈的笑,但还是转身叫住了已经推车走出几步的货郎:“三叔,等等!你那本旧书咋卖?”

货郎停下来,回头看了一眼,不耐烦地摆摆手:“那破书?你要?给5分钱拿走吧,当废纸卖还嫌重呢!”

向龙从刚捂热的那8毛钱里,仔细地数出5分钱,递了过去。货郎随手抽出那本厚书塞给他,推着车走了。

向龙拿着那本沉甸甸、散发着霉味的旧书,转身递给眼巴巴的向晚,憨憨地笑了笑:“喏,给你。啥宝贝书啊,还得花5分钱买。”

向晚接过那本厚厚的书,触手是粗糙的纸张和灰尘的感觉。封面上模糊地印着《农村百事通》几个大字,下面还有一行小字“养殖种植实用技术”。

正是她需要的东西!

一股巨大的喜悦和感激涌上心头。她紧紧抱着那本书,像是抱着一件无价之宝,抬起头,对着向龙露出了一个无比灿烂真诚的笑容:“谢谢龙哥!你真好!”

向龙被小堂妹这灿烂的笑容弄得有点不好意思,又搓了搓手:“没啥,5分钱的事儿。快回家吧,别晒着了。”说完,他转身朝着自家方向走去,背影依旧沉默,却透着一股庄稼人的实诚和善良。

向晚看着堂哥远去的背影,又低头看看怀里的书,心里暖暖的。

这个憨厚的堂哥,在她最需要的时候,用他仅有的5分钱,或许为她,也为这个家,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她迫不及待地想要翻开这本书。

里面,会藏着怎样的希望呢?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