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文学
一个绿色的小说推荐网站

第3章

碎星基因库的恒温舱里,零下18℃的低温让空气都带着刺骨的寒意。林砚戴着防冻手套,指尖轻轻拂过排列整齐的基因胶囊——透明的胶囊里装着淡蓝色的基因原液,上面贴着编号和捐赠者信息,从新生儿到百岁老人,涵盖了不同种族、血型和基因特质,每一支都是人类延续的希望。

“少将,‘启明星’号的货舱空间最终核算完毕。”陈默拿着平板跟进来,呵出的白气在低温里瞬间消散,“扣除必要的维生设备、燃料和武器,留给基因库的空间只剩28立方米。按每支胶囊0.03立方米算,最多能装933支,可我们现在已经筛选出1012支关键基因胶囊,还不算配套的低温储存装置……”

林砚的手指顿在胶囊上,眉头皱得更紧。“启明星”号是人类最后的逃生船,它的每一寸空间都经过精确计算,多一分浪费,就意味着少一分人类延续的可能。之前资源清算时,他已经砍掉了所有非必要物资,连自己的指挥舱都缩减到只有6平方米,可基因库的空间缺口还是存在。

“再压缩非核心设备的空间,比如备用通讯器,只留3台,其他的拆解,零件作为备件。”林砚的声音在恒温舱里显得格外清晰,“另外,告诉后勤组,所有人员的个人物品,除了必要的衣物和药品,一律不准带上船——每节省0.1立方米,就能多带3支基因胶囊。”

陈默点头应下,刚要转身,基因库门口突然传来一阵骚动。负责守卫的士兵快步跑进来,脸色有些为难:“少将,外面有个难民,抱着一只克隆狗,说要让狗也进基因库,或者跟她一起上‘启明星’号,不然就不走。”

“克隆狗?”林砚放下手套,摘下护目镜,眼底带着一丝诧异。他走出恒温舱,门口的景象让他停下脚步:一个穿着破旧防护服的女人,怀里紧紧抱着一只白色的克隆犬,狗的耳朵上还戴着小小的电子项圈,女人的脸颊冻得通红,眼眶却很亮,带着一种近乎执拗的坚持。

周围围了不少难民,有之前从天狼星来的,也有碎星本地居民,议论声此起彼伏:“这不是张姐吗?她男人在天狼星没跑出来,就剩这只狗陪她了……”“可基因库是放人的基因啊,狗怎么能进去?”“是啊,‘启明星’号哪有地方放宠物,我们能不能上去还不一定呢……”

女人听到议论,抱着狗的手臂收得更紧,抬头看向林砚,声音带着颤抖却很坚定:“林少将,我知道基因库重要,可小白是我男人走之前给我克隆的,跟他的基因有三成相似,它对我来说,跟家人一样。我不要占太多地方,就给它留个小角落,哪怕跟我挤在一起也行……”

林砚看着女人怀里的狗,小白似乎感受到了主人的紧张,伸出舌头舔了舔女人的手,眼神温顺。他能理解这种情感——在末世里,一只宠物可能是唯一的精神寄托,尤其是在失去亲人之后。但他更清楚,“启明星”号的空间,不是用来寄托情感的,而是用来承载人类未来的。

“张女士,”林砚走到女人面前,声音放得平缓,却没有丝毫退让,“我知道小白对你很重要,也理解你失去家人的痛苦。但基因库的核心,是‘人类’基因的延续,每一支胶囊,都代表着一个可能的未来,每一寸空间,都关系到更多人的生存。”

他抬手示意陈默把平板递过来,调出“启明星”号的货舱示意图,指着上面密密麻麻的标注:“你看,这里是低温储存区,放着1000多支人类基因胶囊;这里是维生系统,保障船上所有人的呼吸;这里是燃料舱,没有它,我们飞不出碎星的引力范围。整个货舱,连放备用零件的地方都算到了厘米,没有任何多余的空间留给宠物——不是我不近人情,是我们没有资格浪费哪怕一立方厘米的希望。”

女人的眼泪瞬间涌了出来,抱着狗的手开始发抖:“可我不能丢下它……它是我男人的念想,我要是走了,它在这里只能等死……”

周围的议论声小了下去,有些难民露出同情的神色,甚至有人小声说:“要不就通融一下吧,一只小狗也占不了多少地方……”

林砚的眼神没有动摇。他知道,今天如果为了一只狗开了先例,明天就会有人要求带猫、带植物,后天甚至会有人要求带私人财物——人的欲望是无限的,而“启明星”号的空间是有限的,一旦破了例,之前所有的规则都会崩塌,最终毁掉的,是所有人的希望。

“我不会让小白在这里等死。”林砚的声音提高了几分,让所有人都能听到,“后勤组有一艘备用的无人运输艇,虽然没有跃迁引擎,但有基础的维生系统和食物储备,足够小白在太空中生存3个月。我们可以把它送到碎星外围的空间站,那里还有之前留下的物资,或许能等到其他救援——但它不能上‘启明星’号,也不能进基因库。”

他看向负责后勤的军官:“现在就去准备无人艇,检查维生系统,放一周的狗粮和水。”

“是!”军官快步离开。

女人还想说什么,林砚却先开口了,语气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坚定:“张女士,我知道这很难接受,但你要明白,我们现在做的每一个决定,都不是为了某一个人,某一只宠物,而是为了‘人类’这个种族能延续下去。如果今天我们为了小白占用了空间,导致少带了一支关键的基因胶囊,未来可能就会因为缺少这种基因,让人类在新的星球无法生存——这个代价,我们付不起。”

周围的难民安静了下来,之前同情女人的人,也默默低下了头。他们都明白,林砚说的是实话,末世里,情感是奢侈品,生存才是第一要务。

无人艇很快准备好了,停在基因库外的空地上。林砚亲自帮女人把小白抱到无人艇里,小白似乎知道要和主人分开,不停地对着女人叫,爪子扒着舱门。女人哭得撕心裂肺,却还是松开了手。

林砚关上舱门,按下启动按钮。无人艇缓缓升空,朝着碎星外围飞去,在灰暗的星空中,很快变成一个小小的光点。

女人看着光点消失,瘫坐在地上,肩膀不停颤抖。林砚没有上前安慰——他知道,现在任何安慰都显得苍白,时间会让她慢慢明白,这个决定的必要性。

他转过身,面对围在周围的难民,声音清晰而坚定:“我现在宣布,从今天起,‘启明星’号和碎星基因库,实行‘人类基因库优先’原则——所有资源、空间,优先保障人类基因的储存和必要人员的运输,任何非人类的生物、非必要的物品,一律不得占用核心资源。”

他顿了顿,看向陈默,陈默立刻会意,大声说道:“根据后勤组核算,剔除原本可能被宠物、私人财物占用的空间后,‘启明星’号的货舱能多容纳312支基因胶囊,同时还能多携带27名技术人员——这意味着,我们能多保留312种人类基因,多27个能在新星球重建文明的关键人才。”

人群里没有了议论声,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沉默的认可。之前担心自己能否上船的难民,眼神里多了几分安心;那些技术人员,则更加坚定了做好手头工作的决心。

林砚走到基因库门口,回头看了一眼恒温舱里排列整齐的基因胶囊,眼底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却很快被坚定取代。他知道,这个决定会让他背上“冷血”的骂名,就像之前拒绝百万难民、征用大家族资源一样,但他不在乎——只要人类的火种能延续下去,这些骂名,他愿意扛。

陈默走到他身边,低声说:“少将,刚才后勤组传来消息,已经有几个之前想带宠物的难民,主动把宠物送到了无人艇站,说……想为人类的未来,多省一点空间。”

林砚点了点头,没有说话。他抬头看向碎星的天空,灰蒙蒙的,看不到星星——就像人类现在的未来,模糊而艰难。但他知道,只要基因库还在,“启明星”号还在,就还有希望。

就在这时,他的通讯器突然响了,是东空港的守军发来的:“少将,雷达发现虫群前锋的动向,比预计的快了半天,预计48小时后,就会抵达碎星外围!”

林砚的眼神瞬间锐利起来。他快步走向指挥室,脚步比之前更快——虫群的逼近,意味着他们的时间更少了,基因库的转移、“启明星”号的准备,必须加快速度。

身后,基因库的恒温舱门缓缓关闭,里面的淡蓝色胶囊,在低温中静静闪烁,像一颗颗希望的种子,等待着在新的星球,生根发芽。而那艘载着小白的无人艇,还在朝着遥远的空间站飞去,它的命运,就像人类的未来一样,未知而渺茫,但至少,还有一丝可能。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