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文学
一个绿色的小说推荐网站

第2章

苏瑜的问题,如同一支离弦的箭,带着冰冷的锋芒,直指核心。

办公室里空气仿佛又凝固了几分,落地窗外的云絮都似乎停滞了流动。

沈渊迎着她审视的目光,脸上不见丝毫慌乱,反而掠过一丝极淡的、类似于“果然如此”的了然。他并未直接回答“我是谁”这个无法直言的问题,而是将问题轻轻拨开,引向更能体现价值的领域。

“名讳不过代号,沈渊,或陆不凡,并无不同。”他声音平稳,吐字清晰地将“沈渊”二字说出,仿佛这才是他真正的名号,“重要的是,苏总今日邀沈某前来,想必不是为了探究沈某的过往,而是为了凌云集团的未来,哪怕只是其中微不足道的一环。”

他巧妙地将焦点从自身转移,暗示自己拥有足以影响凌云未来的能力,至少是洞察力。

苏瑜眼眸微眯,指尖在桌面上的轻叩停了下来。她没料到对方如此轻易地承认了名字的变化(虽未明说缘由),且应对得如此从容不迫,反将她一军。

【目标苏瑜情绪波动:惊讶(Lv3),探究欲提升(Lv5),对“沈渊”之名的初步接受(Lv1)。】

【获取情绪能量:中等。】

“沈渊?”她轻轻重复了一遍这个名字,感觉比“陆不凡”更贴合眼前之人的气质,沉渊之下,暗流涌动。“好,沈先生。既然你提到凌云集团的未来,那我倒想听听,你对我凌云,有何见解?”

她没有再纠缠身份问题,而是顺势抛出了一个考验。空口无凭,她需要看到实实在在的才智。

沈渊目光扫过苏瑜宽大办公桌上,一份被刻意放置在显眼位置、封面印有“城东新区地块开发可行性报告”的文件。系统光幕瞬间捕捉到苏瑜在提及“见解”时,眼神曾极快地掠过那份文件,深层情绪中【犹豫】与【权衡】的指标微微跳动。

“沈某初来乍到,对凌云全局不敢妄言。”沈渊缓步上前,并未靠近办公桌,而是在一侧待客的沙发旁站定,目光落在那份报告上,仿佛只是随意一看,“不过,观苏总案上这份‘城东新区’的报告,似乎……让苏总有些举棋不定?”

苏瑜心中再次一震!他连报告标题都能看清?还是……又是那种匪夷所思的洞察力?

“哦?”她不动声色,将身体靠回椅背,抱起双臂,做出防御姿态,“何以见得?”

沈渊微微一笑,那笑容里没有任何暖意,只有智珠在握的冷静。“新区开发,看似前景广阔,政策倾斜。但以凌云之体量,若介入,必是主导。其中关窍,无非‘势’、‘财’、‘人’三者。”

他伸出三根手指,侃侃而谈,语调不急不缓,却带着一种剖析入骨的力度。

“势,乃政策风向与城市规划之长远性。此地如今炙手可热,各方势力虎视眈眈,凌云入场,是借势,亦可能成为众矢之的,需权衡其中利弊,是否值得倾注核心资源,为人作嫁衣,或陷入无休止的纷争。”

“财,乃资金投入与回报周期。新区开发如同无底洞,初期投入巨大,回报却需漫长等待。凌云现金流虽雄厚,但若被此项目过多占用,是否会影响到其他更具战略价值或更快回报的领域?此乃机会成本。”

“人,乃内部执行与外部协调。”沈渊说到这里,目光似有意似无意地扫过苏瑜,“如此庞大项目,非苏总一人可决断。董事会内部声音是否统一?执行团队能否胜任?与地方政府、原有势力、潜在竞争对手的协调,其中错综复杂的关系网,耗费的心力,恐怕比明面上的资金投入更为惊人。”

他每说一点,苏瑜环抱的手臂就不自觉地收紧一分。沈渊所言,句句戳中她内心深处正在权衡、尚未对任何人言明的顾虑!这份报告她已看了数日,正是因为这“势”、“财”、“人”三方面的不确定性,让她迟迟无法下定决心。

他不仅仅是在复述商业分析,他更像是一个高明的心理分析师,精准地捕捉到了她作为决策者,那份隐藏在雄心之下的隐忧与疲惫。

【目标苏瑜情绪波动:产生强烈‘共鸣’(Lv5),‘惊讶’提升至Lv5,深层‘犹豫’被触动,并产生‘觅得知音’的微弱悸动(Lv2)。】

【获取情绪能量:高!能量储备大幅提升,生命衰竭速度减缓3%。宿主身体机能得到微弱修复。】

一股比之前任何时候都更充沛的暖流涌入四肢百骸,沈渊甚至能感觉到肺部那常年萦绕的憋闷感,似乎都减轻了一丝。他心中了然,与关键人物进行深度、有价值的思维碰撞,带来的收益远超浅层的情绪互动。

苏瑜沉默了许久,再次看向沈渊时,那冰封般的眼神已然融化了大半,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极其复杂的情绪,有震撼,有欣赏,有探究,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因内心被完全看透而产生的悸动与戒备。

她不得不承认,眼前这个男人,拥有着她所见过的任何人都不具备的、直指问题核心的洞察力。这无关知识储备,而是一种近乎天赋的、对事物本质和人心的把握。

“沈先生……”苏瑜的声音里,第一次带上了一丝真正的、而非客套的郑重,“依你之见,这城东新区,凌云是该进,还是该退?”

她没有问“怎么办”,而是问“该不该”。这已不仅仅是在考验,更像是在寻求一个可能影响重大决策的参考意见。

沈渊知道,他已经在苏瑜心中,真正地占据了一席之地。这并非依靠讨好或运气,而是凭借实打实的、让她无法忽视的智慧。

他迎上苏瑜寻求答案的目光,并未立刻回答,而是反问道:

“苏总心中,凌云之未来,是求稳守成,还是……开疆拓土,行险一搏?”

他将问题,抛回给了苏瑜。真正的决策,终究需要她自己来下。而他,只需在她抉择的天平上,放下最关键的、那一颗属于他沈渊的砝码。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