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文学
一个绿色的小说推荐网站

第3章

第4章

简单做了做规划,周城已经无心继续摆摊。

晚上11点都不到,他就开始收摊。

没卖出去那些也不管了,反正以往就算摆到凌晨1、2点也是一样的,该剩还得剩,该丢还得丢。

“小周,这就走了?”

隔壁摊位的王春艳打了个招呼。

“走了。”

周城微微皱眉,侧头看了一眼,没打算多聊。

同行是冤家。

王春艳卖的虽然不是狼牙土豆,但和他关系还真不怎么样。

这个女人脾气不好,刻薄抠门爱计较,喜欢占小便宜,经常有借无还。

对方几次找他借煤气借调料,周城想着帮人就是帮己,大大方方就借了出去,也不想着要还。

结果有一次王春艳再借的时候,他没同意,这女人就开始嘀嘀咕咕说怪话,典型的升米恩斗米仇。

“时间还早还有客人呢,大学生就是不会做生意,这么早就走,哪能赚得到钱哟。”

王春艳摇摇头,用一种说教的语气,把自己摆在长辈过来人的角度,听起来像是为周城考虑,实际心思再直白不过,就是口头上占个便宜,同时内心也看不起周城。

认为他一个大学生出来摆摊,简直就是自甘堕落,不思进取。

“管好你自己就行了。”

周城也不惯着,回呛了一声。

“好心好意劝你还不听,活该。”王春艳眉头一紧,小声嘀咕,随后脸上却又带上虚伪笑容:“小周,既然你不卖了,要不把剩下的气借给姐吧?放心,下次肯定还你,现在大家生意都不好做,互帮互助嘛。”

说话之间,人已经走了过来,伸手就要去拿摊位下的煤气罐。

周城闻言差点气笑,三两步走过去,一把按住:“下次?王春艳,做人多少要点脸。”

“什么意思?我又不是不还!”

王春艳脸色猛地就黑了下来,伸手指着周城,恼羞成怒:“都说远亲不如近邻,咱俩靠在一起也算是邻居了,借点煤气都不肯,书真是读到狗肚子里去了,难怪读个大学还出来摆摊,哎哟……”

撒泼打滚,颠倒黑白,一哭二闹。

老套路了。

周边摊主闻言都见怪不怪,纯当看乐子。

倒是有几个路过的客人好奇看了过来。

“屁话少说。”

“要气自己去买,别在这逼逼叨。”

周城狠狠一拽,直接就把王春艳拽开,转头又盯着她:“别怪我话没说在前面,你要是敢偷拿,到时候有什么后果自己负责,想清楚了。”

王春艳色厉内荏,吃不住吓,真要敢偷拿,那就别怪他不讲武德。

话一说完。

王春艳果然就有些被吓到了,嘴张了张,硬是不敢多说,直到周城离去,才终于敢开口。

“用又怎么样?还负责,老娘也不是吓大的。”

说是这么说。

她还真不敢去拿了。

……

小电驴一路奔行。

到出租房已经快半夜十二点了。

这个时候,豆包也睡了,跟企鹅宠物一样,就躺在系统界面右下角的空白地带,躺在小床上,盖着可爱杯子,冒着鼻涕泡,头顶还有‘zzzz~’的字样。

周城试着用手去碰了下,结果还真有反应,豆包翻了个身,鱼鳍挠了两下,继续睡个不停。

“小家伙,睡得倒是香。”

周城笑笑,洗漱之后,躺在床上,趁着睡觉前用手机开始下单。

“一个烤炉,一个搅拌器,一个按压工具。”

“也不用买最好的,够用就行。”

三样东西花不到500。

烤炉他选的是个300多、上下三层、48升容量的,按照空气土豆烤熟后的大小,每次大概能烤40个左右。

按照周城估计,大多数人最多一次也就买两个,每次出炉40个,基本够用了。

当然了。

梦想还是要有的。

万一到时候真就好吃到供不应求,大家排长队,那他也可以直接就在线下买一个更大容量的烤箱。

总之都来得及。

另外搅拌器用来搅拌鸡蛋和土豆泥,按压主要就是用来碾土豆的。

剩下的锅碗瓢盆,他自己都有。

“还要准备原料,看能不能再压缩成本,招牌也要换一个。”

周城把计划做得明明白白。

次日一早就开始行动。

先去找街边印刷公司花400块钱重新给做了个招牌,用拍下来的空气土豆照片当背景板,简单设计一下,直接写上‘空气土豆’四个大字。

上午下单,下午就能完工。

紧接着他又跑了几个市场,把要用的辅料配齐,主要就是塔塔粉、黄油、海苔碎、肉松芝麻之类,都是面包店用的比较多。

剩下的土豆、鸡蛋、牛奶用量大一点,批发市场走一趟,也花不了多少钱。

他选的都是好货,次等通通不要。

剩下的花生碎、芝麻、柠檬等,菜市场多的是。

一整天下来,出租房里都已经全部堆满。

“万事俱备,只等快递。”

周城擦了把汗,很是满足。

……

三天之后。

“周城,今天就可以开始卖了吗?”

豆包在空气中兴奋游动。

“嗯。”

周城也难以压抑心中情绪。

快递已经到货,新招牌他也装好了,只需要把工具带过去,今晚就是正式售卖空气土豆的日子。

下午6点。

下班时间。

华灯初照,白沙海滩夜市也开始缓缓上客,停车场上已经有旅游大巴开了过来,从车上下来不少游客,另外也能看到稀稀拉拉的其他客人,要么携家带口,要么是男女情侣。

这些游客也是白沙海滩夜市一大客流来源。

海市作为海滨旅游城市,经常会有外地游客,白沙海滩夜市虽然有各种各样的毛病,商家也越来越少,商品更是昂贵,但毕竟第一夜市的名头摆在那里,仍旧是许多不明就里的外地旅客打卡点之一。

摊位上,周城带好面罩手套,取出已经蒸熟的土豆开始加工。

考虑到大多数食客更偏向于亲眼看到厨师制作食物的过程,他选择将大部分的原料在家里就调配好,另外剩下小部分则在现场亲手制作,食客看到之后,吃得更加安心。

这也是他吸引客流的一个小心思。

“不知道今晚会不会大卖?”

烤箱已经通电开始烤制第一炉,伴随着时间流逝,丝丝缕缕的香气缓缓弥散在空气中。

周城满怀期待。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