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的课程在铃声与书页翻动声中悄然流逝。
顾守渊的学习能力让苏晚晴暗自惊讶。无论是需要严密逻辑的数学,还是需要大量记忆的历史,他都能在老师讲解一遍后迅速理解,甚至能提出一些角度独特、直指核心的问题。
但他的学习方式更像是在解析和录入,缺乏普通学生那种时而恍然大悟、时而抓耳挠腮的情感波动。
他安静地坐着,像一台高效而精密的信息处理仪器,只有那双深邃的眼眸在偶尔接触到全新概念时,会掠过一丝极淡的、类似于“原来如此”的微光。
苏晚晴也敏锐地察觉到,顾守渊并非对外界毫无反应。当同桌不小心碰掉他的橡皮,他会在对方道歉前就先一步捡起,动作自然,没有丝毫不悦,仿佛这只是物理层面上一个需要纠正的小小意外。
当后排同学低声讨论周末新上映的电影,他看似在看书,但微微侧头的姿态,暴露了他对那些陌生词汇的无声摄取。
他像一块干燥的海绵,沉默而贪婪地吸收着关于“普通生活”的一切细节。而苏晚晴那份恰到好处的友善,如同滴入清水的墨滴,在他那片沉寂的心湖中,正缓慢而持续地晕染开来。
他能感知到这份善意不带任何企图,干净、温暖,如同她身上那股若有若无的清新气息,与他所熟悉的深渊的冰冷与低语截然不同。
这是一种他从未体验过的、令人安心的“存在”。
午休铃声响起,教室瞬间被解放的喧嚣填满。同学们如同出笼的鸟儿,嬉笑着、呼朋引伴地冲向食堂。很快,教室里就变得空荡荡荡,只剩下阳光透过窗户,照亮空气中飞舞的微尘。
顾守渊依旧安静地坐在座位上,面前摊开着下一节课的课本。他似乎没有意识到午休和午餐是日程表中需要执行的下一个环节,只是遵循着“课堂结束则预习下一科目”的简单逻辑。
苏晚晴整理好书本,侧过头,看着身旁仿佛要扎根在座位上的少年。
他微微低着头,墨黑的碎发垂在额前,阳光在他精致的侧脸上投下淡淡的阴影,那专注预习的姿态,竟透出一种不谙世事的单纯。
她轻轻叹了口气,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无奈与柔和:“顾守渊。”
他应声抬头,眸中的专注未散,带着询问看向她。
“午休了。”
苏晚晴指了指窗外涌动的人流,以及更远处食堂的方向。
“该吃午饭了。”
顾守渊顺着她指的方向看了看,又收回目光,落在自己空空如也的双手上,眼中闪过一丝极淡的恍然,随即又恢复了那种基础的迷茫状态。
他似乎理解了“需要进食”这个指令,但对于如何获取食物以及在哪里进食这些具体流程,缺乏必要的认知和图景。
苏晚晴将他这一系列细微的反应尽收眼底。她拿起自己座位旁一个看起来相当精致的双层保温食盒,走到他桌旁,语气自然地说道:“我家里今天多准备了一份午餐,不介意的话,我们一起找个安静的地方吃吧?”
她顿了顿,补充道:“食堂现在人很多,有点吵。”
苏晚晴没有给顾守渊拒绝的余地,也没有流露出任何施舍的意味,仿佛这只是一件再平常不过的小事。
顾守渊看着她手中的食盒,又看了看她清澈而带着真诚邀请的眼眸。他沉默了几秒,像是在处理这个突如其来的社交邀请。
最终,他合上了面前的课本,动作依旧有些缓慢,但很顺从地站了起来。
“好。”他简单地回答。
苏晚晴微微一笑,领着他走出教室,沿着安静的楼梯,一路向上。
他们来到了教学楼的天台。
推开厚重的铁门,视野豁然开朗。九月的天空湛蓝如洗,微风拂面,带着阳光温暖的味道。
天台被打扫得很干净,角落里有几个废弃但被擦拭过的花盆,远处是云墨区高低错落的建筑轮廓,更远处,龙渊市的城市天际线在秋日晴空下清晰可见。
“这里视野很好,也很安静。”
苏晚晴走到天台边缘的矮墙旁,这里有一小片被阳光晒得暖洋洋的空地。她熟练地铺开一张准备好的方格餐布,然后将食盒放在上面。
顾守渊跟在她身后,站在天台中央,第一次没有将注意力集中在某个具体的知识点上。
他微微仰起头,任由微风吹动他墨色的发丝,深邃的眼眸映照着无垠的蓝天,仿佛在感受这片开阔空间带来的、不同于封闭教室的信息。
阳光毫无遮挡地落在他身上,让他苍白的肤色看起来多了几分生气。
苏晚晴打开食盒,上层是晶莹剔透的虾饺、造型可爱的紫薯包,下层是搭配均衡、色彩诱人的营养菜肴和两小碗散发着淡淡清香的鸡汤,旁边甚至还备好了两份小巧的水果慕斯。食物的香气立刻在空气中弥漫开来。
“坐吧。”
苏晚晴率先在餐布一侧坐下,拍了拍身旁的位置。
顾守渊依言坐下,姿势依旧带着点初来乍到的僵硬。他的目光落在那些精致的食物上,没有立刻动手,而是带着一种近乎研究般的审视。
“不合胃口吗?”苏晚晴拿起一双筷子递给他。
顾守渊接过筷子,动作略显生疏地调整了一下握姿,然后摇了摇头。
“不是。”
他看着食盒,很认真地说。
“它们看起来……很完整。”
他似乎找不到更合适的词语来形容这种经由精心烹饪而呈现出的美好形态。
苏晚晴愣了一下,随即明白了他的意思。在他可能接触过的认知里,食物或许仅仅代表着维持生命所需的能量源,而非兼具色香味与心意的美好存在。
“尝尝看。”
她夹起一个虾饺,放入口中,做出享受的表情。
“味道应该也不错。”
顾守渊学着她的样子,夹起一个虾饺,小心翼翼地送入口中。咀嚼了几下,他那双总是显得过于平静的眸子里,极快地闪过一丝类似“惊讶”的情绪。
他吃东西很安静,几乎不发出任何声音,但速度并不慢,而且每一次咀嚼都显得很认真,像是在仔细分辨和记录每一种味道和口感。
“怎么样?”苏晚晴托着腮,看着他问道。
顾守渊咽下食物,看向她,非常客观地评价:“味道,很有层次。口感,很特别。”
他顿了顿,又补充了一句。
“比营养剂好。”
“营养剂?”
苏晚晴捕捉到这个陌生的词。
顾守渊似乎意识到自己说了什么,垂下眼眸,专注地看着碗里的鸡汤,没有解释。
苏晚晴也没有追问。她开始向他介绍一些学校里有趣的地方,哪个老师的课最有意思,图书馆哪个角落的阳光最好,小卖部哪种零食最受欢迎。
她说话的时候,声音清朗,语调轻快,琉璃般的眼眸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顾守渊大部分时间只是安静地听着,偶尔在她停下来看向他时,会发出一个简短的音节表示他在听。
他没有笑,但周身那种生人勿近的疏离感,在温暖的阳光和轻柔的微风,以及眼前少女温和的絮语中,似乎融化了不少。
当他尝试着,用他那缺乏起伏的语调,问出第一个关于“为什么那个角落的阳光最好”的问题时,苏晚晴眼底的笑意更深了。
阳光将两人的影子投在暖洋洋的水泥地上,靠得很近。食盒里的食物在缓慢减少,天台上的风依旧轻柔。
对于顾守渊而言,这不仅仅是一顿午餐,更是一次对正常世界的、由身边这个名为苏晚晴的少女引导的、温暖而新奇的初体验。
而对于苏晚晴来说,这是她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地观察这个来自“深渊”的少年,看着他像懵懂的幼兽般,小心翼翼地伸出触角,试探着触碰这个他本该熟悉却又无比陌生的世界。
某种无声的默契,在这安静的天台上,悄然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