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文学
一个绿色的小说推荐网站

第2章

当年在京都街头,他们一家三口快要饿死时,是老爷一位省吃俭用的外地学子收留了他们,给了他们一家人活路,还不要他们的身契。

反正平常这小院的事不多,她就去问问邻居有哪家需要人缝补洗衣,别的不说,这个事情她能干好,能挣几个钱算几个钱,也让老头子出去找些零活做。

如今境况不同了,江宛若自然不再挑剔吃食,这两日她都在想着以后的事情。

当初她爹进京里,把家里的银子都交到了她手上,一共有九百多两,她进京时,又把家里的两间铺子卖了出去,得了一百五十两。进京的路上和租这院子一共花了七十两。

她分析了几种可能出现的情况:

第一种情况,她爹要被砍头,自己受牵连充为罪奴什么的。

想着这件事徐家应该可以帮得到,等风头一过,她就拿出所有的银子请徐家帮一把,想办法帮她摆脱罪奴的身份,再想办法自食其力;

第二种情况,她爹没了,她没事,到时候她就托徐家为她立个女户,再找一个小地方安定下来,日子勉强也能过。

第三种情况,她爹要发配边疆之类的,她受牵连就一起,不受牵连到时候她便带着人跟上,反正都是一起去边关,到了边关用手里的银子安定下来,应该也能过下去,就是日子坚持些。

第四种情况,她爹能出来,只是丢了官,她就与他回老家罗田县,到时候置些田地和铺子,日子自然能好好过下去。

她自己分析,她爹如果不被砍头,她应该不会受太大的牵连;

第五情况,她爹没事,还能官复原职,她依旧能如以前一样过得自由自在。

当然,第五种情况根本不可能,那只是幻想。

江宛若在屋子里待了两天,觉得一切都是白想,便开始在京都的大街小巷游走,毕竟来都来了,多看看风土人情也是好的。

郭嬷嬷却忧心不已,担心她家姑娘一时想不开做了傻事,每天在她后面寸步不离地跟着。

如此过了半个月,那天她又去外面转了一圈,刚从外面回来,就接到徐府老太太派人来接她去说话的消息。

郭嬷嬷一家三口都很高兴,认为徐府这是肯帮忙的意思。

一路走过去,江宛若心中却十分忐忑,不知道是好消还是坏消息。

这一回不用等人传话就直接到了望舒堂,屋里也没其他人,只有老太太和她屋里侍候的人在。

还没有来得及给老太太请安,就被她招手拉过去:“宛若,有消息了,你三表嫂去找了她小姑,也就是如今的鲁王妃,劝说了一番,鲁王府可不会再死抓这件事不放,对你爹来说就是好事。”

江宛如很是迷惑,一时想不通这里面的关联,事情都捅到了御前,查案的钦差都过去了,闹得如此声势浩大,难道苦主想拆诉就拆诉。

“这朝堂上的事,不是我们后院女人摸得清门道的,我们只要知道事情有好转就行。

当年你爹救了你三表哥,他这个人看着不怎么出声,什么事都记在心头,这次一打听出来去大治查证的消息,他就让你三表嫂去找了鲁王妃,鲁王妃是她的小姑,事情应该有回转的余地。”

不管案子能不能逆转,宛若立即跟老太太磕了几个响头,说了许多感激姨祖母一家的话。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