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文学
一个绿色的小说推荐网站

第4章

“我的牙……”

她摸了摸松动的牙,都有些晃动了,“这死老头子……也不知道下手轻点”。

“吱呀!!”

张福来进入另一间房,来到书桌前,继续处理文件。

脑子里在想,还是要给孙子孙女,找个对象才行,可不能让老伴毁了张家。

翌日上午,大队部的堂屋里,十个知青站在队长周建林跟前。

我看了看身前的粮食,想到租房子的事情,出声询问:“队长叔,听说队上有空房子,我想租房子住”。

闻言,会计陈明远几步来到队长跟前,目光落在新知青身上。

“沈知青我是队上的会计陈明远,你想租房子吗?”

“队上是有空房子的,你一个人住的话,一个小院子就够用了”。

他停顿了一下,然后继续,“村东头有一家,两间睡房,一间堂屋,一间灶房,还有柴棚和茅厕”。

“院子里还有一口水井,围墙什么的都有,一个月给一元租金就行,你看怎么样?”

“好”。

这样的房子,是最符合我心意的。为了防止别人跟我抢,我直接同意了。

摸出三张纸币,交给会计陈明远,“陈会计,这里总共有12元,也就是一年的租金”。

“还得麻烦你,帮我写一下租房协议”。

收下钱,陈明远点头,拿过纸笔,刷刷的写起了租房协议。

见状,4个男知青也站了出来,赶忙说着,“队长叔,我们也要租房子”。

周建林脸上见了笑容,租房子好啊!这样一来,队上又多了一笔收入。

他略微一想,想起村东头还有一家空置的大院子。

“行啊!那房子就在沈知青租房的对面”。

“是一进的四合院,有上房、东厢房、西厢房,厨房、柴棚、茅厕,院子里有水井,还有石桌石凳”。

“不过……家具啥的,需要你们自己置办。一个月的房租,需要六元钱,你们谁要租?”

林忠明跟张俊豪兄弟俩对视一眼,赶忙回应:“队长叔……”

“我们三人合租,每个人出2元钱一个月,行不?”

合租?也行,总归也是六元钱一个月。

队长周建林刚要回应,就被苏俊成打断了,他的目光落在三人身上。

“既然你们三人都可以合租,那么我也跟你们合租吧!”

话落,他转头看向张家兄弟,“你们是双胞胎兄弟,就住上房吧!上房大些,你们兄弟每人每月一元”。

“林知青住东厢房,我住西厢房,我们两人每月两元租金,你们看怎么样?”

兄弟俩对视一眼,又看向林忠明。三人果断摇头,异口同声:“不要……我们三人一人一个厢房很好”。

……苏俊成没想到三人居然这么同心,可他还是有些不甘心。

“你们……”

周建林打断苏俊成的话,“争什么争?我们队上还是有空房子的”。

我没有听他们继续争,来到会计跟前,正好看到会计,用村里公章盖章了。

“陈会计,谢谢你啊!”

闻言,会计陈明远笑着摆摆手,把写好的租房协议,递给我。

“客气啥?”

“你在队上租房子,也是在给我们队上增加收入,我们还要感谢你呢!”

接过租房协议,我的心才落了地,在知青点太不方便了。

又跟陈会计说了几句话,我提着粮食,跟着会计陈明远的脚步,走向新租的房子。

见状,四个男知青也赶忙跟上,“快点,我们房子也在那边”。

我的脚步一顿,【呵,跟的还真紧啊!之前在海市动手太多了。】

【为免引人怀疑,现在还不能动手,否则……他们早就凉了。】

来到院门口,陈明远把钥匙分别交给我们几个知青。

“沈知青,右边这个小院子,就是你租的房子,这是你的钥匙”。

“谢谢陈会计”。

我拿着钥匙,打开院门,看到院子里有一棵槐树,还有石桌石凳。

提着粮食走进院子,【还挺干净的,不过……家具嘛!还是得过一下明路的。】

关上院门隔绝外面的视线,来到堂屋门口,看着空荡荡的堂屋。

将粮食放进灶房,将每个房间都看了一遍,“嗯,别说……”

“虽然没有家具,可收拾的干干净净的”。

黄昏时分,看着院子里的树木,我的唇角微勾,“开工……”

从空间拿出手机,放出锯木头的声音,实际我坐在石桌上喝茶,吃点心。

路过的村民,听到锯木头的声音,想起里面住的是资本家小姐。

倒也没有谁往上凑。

而我,也很满意这样的结果。

夜幕星河,我给灶堂里点上火,给锅里放上水。

“完美”。

我躲进空间,进入别墅的客厅,打了一个响指,桌上出现一份红烧肘子,还有一份米饭。

一边吃,一边想着后面的事情。

“这辈子让我下地干活,那是不可能的。自己的医术,可不能浪费了”。

第二天清晨,我刚吃了一笼小笼包,喝了一碗八宝粥。

“叮……铃!叮……铃!”

“上工铃声响了,该出去了”。

我将碗筷收进空间,大步走出院门,锁好院门。

跟着村民的脚步,走向晒谷场。

村民看到新知青也上工了,全都开始议论纷纷。

李德福瞥了眼弱不禁风的新知青,有些不屑。

特意提高声音:“你们说新知青第一次上工,能坚持多久?”

走在一旁的吴秀莲,回头看了眼陌生的面孔。

叉腰大笑:“哈哈哈……当家的,你开什么玩笑呢?”

“就这些娇气的知青,能坚持一小时不喊累,都已经是不错的了”。

闻言,李德福赞同的点头,“没错、没错……之前的那些知青,有几个能坚持的?”

张桂兰挑了挑眉,摇了摇头,又摊了摊手,“我们大队的倒挂户,倒是越来越多了”。

她停顿了一下,“也不知道我们大队的村医,什么时候能分配下来”。

说起这个问题,周围的村民也开始议论。

周富贵凑了过来,连连点头,“没错没错……”

“自从大队没有村医,我们看病都要去镇上的卫生所”。

一旁的陈保国,边走边说:“听说,上面的医疗资源紧张,暂时没有医生过来”。

“……”

闻言,我想起来了。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