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文学
一个绿色的小说推荐网站

第4章

“会长考虑得非常周到。”陈捷再次表示了赞同,然后提出了一个补充建议,“我完全同意会长的分工,只是,我有一个小小建议,为了更好地体现我们筹委会工作的专业性和高效性,建议在我和林薇副主任下面,再细分几个工作小组。”

他走到白板前,拿起笔,一边画图一边说:

“我负责的内容策划这一块,可以分为‘议题研究组’和‘嘉宾联络组’,议题组专门负责将我们的大方向,细化成一个个具体、有吸引力的分论坛议题,嘉宾组则专门负责对拟邀嘉宾进行背景研究,寻找最合适的邀请切入点。”

“林薇副主席负责的这一块,可以分为‘宣传推广组’、‘外联赞助组’和‘会务后勤组’,各司其职,责任到人。”

陈捷画出了一个清晰组织架构图。

王晨在最顶端,下面是两位副主任,再往下是各个职能小组。

王晨眉头一皱,本能地觉得有些不对劲,但又说不上来。

这个架构图看起来确实更科学、更高效。

陈捷没等他反对,便继续说道:

“至于各小组的组长人选,我觉得可以不拘一格降人才,比如学术部的李响同学,他虽然平时话不多,但专业功底极其扎实,对我国的立法史非常有研究,让他担任议题研究组组长,再合适不过。”

“还有文艺部王乐乐,她做事细心,形象也好,可以去负责嘉宾接待工作,我们不能只局限在自己分管的部门里用人,应该把整个学生会优秀人才都调动起来。”

陈捷这番话,说得大公无私,冠冕堂皇。

但王晨的心却猛地一沉!

陈捷这是在切香肠!

通过细化组织架构,名正言顺地创造出了许多新的“小组长”职位,然后,再以唯才是举的名义,将那些不属于王晨派系、甚至是被边缘化的中间派成员,安插到这些关键执行节点上!

比如那个李响,王晨知道他,一个书呆子,平时跟陈捷关系不错。

让他去负责议题研究,那整个论坛要讨论什么,不就完全被陈捷和他的朋友控制了吗?

而嘉宾联络和接待,更是核心中的核心!

王晨想反对,但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他找不到任何理由。

陈捷的提议,从任何角度看,都是为了工作。

他推荐的人选,也确实是能力出众的同学。

如果自己强行反对,非要安插自己亲信,那吃相就太难看了,等于向所有人承认自己是在搞小团体,任人唯亲。

尤其是在刚刚被院领导敲打过的背景下,他也不敢再表现出任何一丝不以工作为重的姿态。

“好……好提议!”王晨几乎是从牙缝里挤出这几个字,“就按陈捷同学说的办,大家都是为了一个目标,要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嘛!”

他捏着鼻子认了。

会议结束时,王晨虽然还是名义上的主任,但他感觉自己已经被架空了。

他原本铁板一块的权力版图,被陈捷用一把看不见的刀,划得四分五裂。

而陈捷,则成功地在王晨眼皮子底下,团结了一批原本的中间派,建立起了自己真正的班底。

他给出的不是虚名,而是实实在在的,能锻炼能力,写进履历的小组长职位。

那些被启用的同学,看着陈捷的眼神,都变成了感激和信服。

……

筹委会成立后的第一次小组会议,在学术部办公室召开。

气氛与之前学生会大会的剑拔弩张截然不同,显得热烈而专注。

“陈捷,你这招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用得太绝了!”李响是一个戴着厚厚眼镜片的男生,激动得满脸通红,“王晨那张脸,都快绿成苦瓜了!”

陈捷笑了笑,摆摆手:

“现在不是高兴的时候,我们只是拿到了入场券,能不能把戏唱好,唱得满堂喝彩,就看我们接下来的活儿干得怎么样了。”

他环视了一圈自己这个小小内阁,沉声道:

“我们的第一个任务,也是最关键的任务,就是敲定主论坛的镇场嘉宾,这个人,将直接决定我们论坛的规格和影响力。”

“你有什么想法?”负责嘉宾联络组的王乐乐问道。

陈捷走到白板前,写下了三个字——罗文博。

“罗老?”李响倒吸一口凉气,“最高人民法院前副院长,著名法学家,我们燕大的杰出校友,罗文博院士?”

“对,就是他。”陈捷语气平静字。

办公室里瞬间鸦雀无声。

所有人都被这个名字镇住了。

那是什么级别的人物?

别说他们一个学生组织,就算是燕大校方出面,都未必能请得动。

这种国宝级的大学者,早已不参加任何俗务活动了。

“这……这不太可能做到吧?”有人小声地嘀咕。

陈捷转过身,看着众人脸上怀疑和畏难的神色。

这是建立自己绝对权威的最好机会。

他没有长篇大论地解释,而是直接分配任务:

“李响,你带议题组,三天之内,给我一份关于‘法治精神与国家治理现代化’这个主题的研究报告,我要知道,从建国到现在,理论界对这个问题的探讨,经历了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代表人物和核心观点是什么。”

“尤其是,罗文博院士在其中扮演了什么角色,他最具代表性观点是什么。”

“嘉宾联络组,你们的任务更重,我要你们去查,罗老退休后所有公开活动、发表的文章、接受的采访。”

“我要知道他最近在关心什么,他的生活习惯,他的秘书或者家人的联系方式,甚至是他当年在燕大读书时,最敬重的老师是哪一位,关系最好的同学有谁还在京城。”

“记住,我要的是信息,一切有用的信息。不要去想能不能请到,先去想,我们手里有多少张可以打的牌。”

陈捷的话语清晰条理,那超越年龄的沉稳和气场,让在场所有人都下意识地挺直了腰板。

他们虽然觉得任务艰巨,但看着陈捷这番干劲,心中又莫名地燃起了一股热血。

或许……真有希望呢?

在陈捷的强势推动下,这个小小团队爆发出惊人的能量。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