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文学
一个绿色的小说推荐网站

第2章

第二天一大早,天还蒙蒙亮,叶星晚的石屋木门就被拍得“砰砰”响。

“叶同志!叶同志!快开门!”

是王秀莲那标志性的大嗓门。

叶星晚慢悠悠地从床上坐起来,丝毫不觉得意外。她拉开门,王秀莲一张兴奋的脸就怼了过来,手里还提着一个空荡荡的竹编小桶和一个铁制的小耙子。

“快快快!今天大退潮,几十年难遇一次!咱们赶紧去赶海,说不定能捡着好东西给孩子们补补!”王秀莲一边说,一边不由分说地把一套工具塞到叶星晚手里,“你一个孕妇,别走远,就在岸边礁石上扒拉扒拉,兴许就能捡到海螺呢!”

这正是叶星晚等待的机会。

她那个无限冷冻仓库,就像一个定时炸弹。里面的东西见不得光,可她和孩子又必须得吃。总不能每次都借着给别人做饭的名义,自己才能偷偷摸摸地开荤。

她需要一个合理、正大光明地将海鲜拿出来的渠道。

而“赶海”,就是老天爷送上门的最佳剧本。

“好,我换件衣裳就来。”叶星晚没有丝毫推辞,接过了工具。

王秀莲见她答应得爽快,更是高兴,拍着胸脯保证:“你放心,跟着嫂子,保证有肉吃!就算捡不着,嫂子桶里的分你一半!”

叶星晚只是笑了笑,转身进屋。

所谓的“肉”,她还真不缺。她缺的,是把肉摆上桌面的一个完美借口。

当叶星晚跟着王秀莲来到海边时,礁石滩上已经乌泱泱地站了不少军嫂,每个人都提着桶,拿着工具,脸上写满了期待。

东极岛的生存法则很简单,靠山吃山,靠海吃海。退潮后的这片海滩,就是全岛家属最重要的“菜市场”。

“哟,王嫂,把你家这位金贵的‘大小姐’也带来了?”一个声音尖细的军嫂阴阳怪气地开口。

是平时跟王秀莲不太对付的李家嫂子。

王秀莲当即就把眼睛一瞪,叉着腰就准备开骂。

叶星晚却轻轻拉了她一下,自己上前一步,对着那位李嫂子微微点头:“李嫂子好。我来跟着大家学学,总不能一直吃白饭。”

她态度谦和,姿态放得很低,一句话就把对方准备好的所有刻薄话都堵了回去。

李嫂子“哼”了一声,没讨到便宜,悻悻地转头去翻自己的石头了。

周围几个本来准备看热闹的军嫂,见状也都收起了看戏的心思。她们交换着眼神,对这个新来的叶同志,似乎有了点新的认识。

王秀莲对着李嫂子的背影啐了一口,然后拉着叶星晚往旁边一处偏僻的礁石群走。“别理她,头发长见识短的玩意儿。来,这边礁石大,缝隙多,容易藏好东西。你小心脚下,滑得很。”

叶星晚应着,找了一块相对平坦的礁石,学着其他人的样子,拿着小耙子在礁石缝里扒拉起来。

她当然不是真的在找。

她的注意力,一半放在周围人的动静上,另一半则沉浸在自己的意识空间里。

那片白茫茫的无限空间中,成堆的帝王蟹、波士顿龙虾、蓝鳍金枪鱼……静静地躺着。她意念一动,几只个头适中、看起来非常“本土”的青蟹和一小堆花螺,就出现在了她的意识挑选范围内。

她做出一副很认真在礁石缝里摸索的样子,身体恰好挡住了大部分人的视线。

“哎呀!”她忽然轻呼一声。

“怎么了怎么了?”王秀莲立刻紧张地凑过来。

叶星晚从一个满是海草的石缝里,慢慢地、带着一点点惊喜和不敢置信的表情,拎出了一只还在张牙舞爪的大青蟹。

那螃蟹至少有半斤重,蟹壳在晨光下泛着青黑色的光,两只大鳌孔武有力。

“天爷啊!”王秀莲的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叶同志,你这……你这是什么神仙运气!这么大的青蟹,我来岛上三年,就没见过几次!”

周围的军嫂们也被这声惊呼吸引了过来,看到叶星晚手里的螃蟹,个个都露出了羡慕嫉妒恨的表情。

“这运气也太好了吧?”

“就是啊,我翻了半天,就几个指甲盖大的小海螺。”

叶星晚脸上挂着恰到好处的惊喜和一丝不好意思,将螃蟹小心翼翼地放进自己的桶里。“可能……可能就是运气吧。”

她心里却在冷静地盘算着。

一只,还不够。

得让这场“好运”看起来更真实,更具有冲击力。

接下来,就像是捅了海鲜窝。

叶星晚几乎是走到哪儿,哪儿就有收获。

她假装在另一块礁石下摸了半天,然后“惊喜”地掏出了一串沉甸甸的花螺。

她用耙子在沙地里随便刨了两下,就“意外”地翻出了一只正在努力挖洞的蛏子王。

不到半个小时,其他军嫂的桶里还只是铺了个底,零零星星几只小虾小贝。

而叶星晚的桶里,已经是满满当当。

三只大青蟹挤在一起,互相示威,还有一堆海螺、蛏子,甚至还有几条活蹦乱跳的石斑鱼幼苗,在桶底扑腾。

这下,所有人都说不出话了。

整个礁石滩上,只剩下海风和浪花的声音。

所有军嫂都停下了手里的活,呆呆地看着叶星晚和她那个丰盛得不像话的桶。

这已经不能用“运气好”来形容了。

这简直就是海龙王爷的亲闺女!

王秀莲第一个反应过来,她一拍大腿,激动地喊道:“我就说!我就说叶同志是有福气的人!你们看!这叫什么?这就叫海神娘娘疼她!”

这个年代的人,多少带点朴素的迷信。王秀莲这话一出,立刻得到了不少人的认同。

“可不是嘛,咱们累死累活,人家随便走走就一桶。”

“人比人,气死人啊。”

叶星晚听着周围的议论,知道火候到了。

她拎起自己的桶,走到人群中间,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

“今天运气好,捡得多了些。我一个人也吃不完,大家要是不嫌弃,就都分一些吧。”

她说着,也不等大家反应,就主动开始分发。

“李嫂子,你家孩子小,身子弱,这只螃蟹你拿去给他熬粥喝,最是补身体。”她将最大的一只青蟹,放进了刚才还对她阴阳怪气的李嫂子桶里。

李嫂子彻底愣住了,捧着桶,张着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张姐,你家男人最近出海辛苦,这些海螺拿去,加点姜片爆炒,最下饭了。”

“还有刘妹子,这几条小石斑,给你家娃儿煮汤,鲜得很。”

她就像一个慷慨的圣诞老人,三下五除二,就把自己辛辛苦苦“捡”来的一桶海鲜,分了个干干净净。最后,她的桶里只剩下几只不起眼的小海螺和一只最小的螃蟹。

“我一个孕妇,吃这些尝尝鲜就够了。”她拍了拍手,笑得云淡风轻,仿佛分出去的不是这个年代珍贵无比的肉食,而是一堆不值钱的石头。

整个海滩,鸦雀无声。

所有拿到海鲜的军嫂,都用一种复杂、震撼又感动的眼神看着她。

之前那些嫉妒、怀疑、排挤,在这一刻,被她的大方和真诚,冲刷得一干二净。

王秀莲看着这一幕,只觉得自己的眼眶有点热。她就知道,她没看错人!叶同志,是真正有大格局、大心胸的人!

“叶同志,你这……你这让我们怎么好意思……”李嫂子结结巴巴地说,脸上青一阵白一阵。

“没什么不好意思的。”叶星晚淡淡一笑,“都是岛上的姐妹,互相帮衬是应该的。以后我有什么不懂的,还要多请教嫂子们呢。”

这一番话说得滴水不漏,既给了所有人台阶下,又无形中拉近了彼此的关系。

从今天起,东极岛军嫂圈的舆论风向,彻底变了。

……

远处,数百米外的另一处高地礁石后。

警卫员小李放下了手里的望远镜,揉了揉有些发酸的眼睛。

他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地记录着刚才发生的一切。

“上午七点至八点,目标人物叶星晚随军嫂王秀莲等人前往西海岸赶海。”

“期间,目标收获异常丰富,远超同期所有人员。计有:青蟹三只(预估总重超过一斤半),花螺约两斤,蛏子王一只,石斑鱼苗若干。”

“八点十五分,目标将捕捞所得绝大部分,分发给同行的其余十二名军嫂,自己仅保留少量。”

小李写到这里,停下了笔。

他反复看着“收获异常丰富”这几个字,脑子里一片混乱。

他亲眼看着叶星晚的每一个动作,她没有离开过人群,没有接触过任何外人,更没有从身上掏出任何东西。那些螃蟹海螺,就真的像是从石头缝里凭空长出来,然后乖乖地爬到她手边一样。

这怎么可能?

难道……真的只是运气?

可这种运气,也太逆天了吧?

他想不通,只能在最后落笔,写下自己的观察结论。

“综合评价:目标运气极好,好到不合常理。其分享渔获的行为,在军嫂群体中获得了极高的声望。建议……继续观察。”

他合上笔记本,迅速撤离了观察点。

……

指挥部办公室。

陆屿深看着小李递上来的最新一份观察报告,面无表情。

他的手指,在“运气极好,好到不合常理”这几个字上,轻轻敲击着。

一下,又一下。

办公室里的气压,低得让人喘不过气。

运气?

一个刚上岛的女人,先是能拿出鲍鱼和大虾这种军区特供都罕见的东西。

现在,又能在别人都捡不到东西的贫瘠海滩上,随随便便就满载而归?

一次是巧合。

两次,就是疑点。

三次,那就是彻头彻尾的问题。

如果她的“运气”是真的,那她就是海神的私生女。如果她的“运气”是假的……

那她的背后,到底藏着什么?

陆屿深的视线,从“运气极好”几个字上移开,落在了报告里记录的另一个细节上。

“青蟹三只”。

东极岛这片海域,因为过度捕捞和水文环境,出产的都是本地特有的小石蟹,个头小,肉也少。

而报告里描述的那种个头硕大、蟹壳青黑的“青蟹”,是南方温暖海域才有的品种。

它们,根本就不应该出现在东极岛的这片礁石滩上。

陆屿深的呼吸,不易察觉地停滞了一瞬。

他的手指停在报告上,指尖之下,正是“青蟹”那两个字。

那个女人,她的破绽,终于露出来了。

微信阅读

相关推荐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