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文学
一个绿色的小说推荐网站

第4章

第13章 新岁序章与暗箭难防

新年喜庆的余温尚未完全散去,生活的齿轮便已咔哒作响,重新开始严丝合缝地运转。积雪消融,露出四合院青灰色的地砖,残留的鞭炮碎屑被打扫干净,仿佛要将旧岁最后一点痕迹也彻底抹去。对于何雨柱而言,新的一年,意味着新的挑战,也孕育着新的机遇。

轧钢厂初八正式复工。一大早,何雨柱如同往常一样,早早来到食堂。阔别数日的后厨,因为年前的彻底打扫和几日静置,显得格外整洁。然而,一种不同于往日的微妙气氛,却在空气中悄然弥漫。

李怀德主任召开了年后第一次食堂全体会议。没有过多的寒暄,他直接宣布了一项重要人事变动:因原食堂班长年事已高,主动申请调往相对清闲的岗位,经厂后勤处研究决定,由何雨柱同志代理食堂班长一职,全面负责后厨日常工作!

这个消息虽在部分人的预料之中,但正式宣布时,还是引起了一阵小小的骚动。代理班长!这意味着何雨柱这个刚顶岗不到半年的年轻人,已经实际掌握了食堂后厨的管理权!工资待遇暂时未变,但这份信任和权力,已然不同。

何雨柱站在众人面前,面色平静,眼神沉稳。他没有流露出丝毫得意,只是向着李怀德和众人微微躬身:“感谢厂领导和李主任的信任,感谢各位老师傅、同事的支持。我年轻,经验不足,以后的工作,还望大家多多帮助,齐心协力,把食堂工作搞得更好。”

他的表态谦逊而务实,让人挑不出毛病。马华等年轻学徒自然是兴奋不已,与有荣焉。几位老师傅表情复杂,但事已至此,也只能接受现实,纷纷出言表示会配合工作。连刘师傅,也只是嘴角抽搐了一下,闷声说了句“恭喜”。

何雨柱知道,这个“代理班长”的头衔,既是机遇,也是靶子。他必须拿出更出色的成绩,才能坐稳这个位置,才能真正服众。复工第一天,他就雷厉风行地投入了工作,检查库存,安排本周食谱,调整人员分工,一切都进行得有条不紊。他那份超越年龄的沉稳和老练,让原本还有些观望的人,渐渐收起了小心思。

厂里的工作步入新的轨道,四合院这边,却也并未因新年的到来而变得温情脉脉。

大年初二,按照习俗是“迎婿日”,嫁出去的女儿会带着丈夫孩子回娘家。院里也因此比初一热闹些,走亲访友的人多了起来。何雨柱没有亲戚需要走动,便在家继续教雨水识字,顺便整理自己的书籍和学习笔记。

下午时分,他出门倒炉灰,正好遇见许大茂拎着点心盒子,打扮得人模狗样地从后院出来,看样子是要去走亲戚。许大茂比何雨柱大两岁,已经在电影院做了几年学徒,嘴皮子利索,惯会看人下菜碟,前世就没少给“傻柱”下绊子。

看见何雨柱,许大茂那双滴溜溜乱转的眼睛里闪过一丝嫉妒和不服气。他可是听说了何雨柱在厂里混得风生水起,甚至当上了代理班长!这让他这个自诩比“傻柱”聪明百倍的人,心里极度不平衡。

“哟,傻柱,倒灰呢?”许大茂故意用以前的浑号叫着,语气带着轻佻,“这大过年的,也不出门走走?没亲戚可走啊?”

何雨柱懒得跟他计较称呼,淡淡瞥了他一眼:“有事?”

“没事,就是关心关心你。”许大茂凑近一步,压低声音,脸上带着一种故作神秘的表情,“我说柱子,你可真行啊!听说在厂里都当上官儿了?可以啊!不过……哥哥我得提醒你一句,这男人啊,光有工作不行,还得成个家,屋里得有个知冷知热的女人。你看你,带着个拖油瓶妹妹,哪个好姑娘愿意跟你啊?”

他这话看似关心,实则恶毒,既点了何雨柱父母不在、带着妹妹的“短板”,又暗含挑拨。

何雨柱眼神一冷:“许大茂,管好你自己就行。我的事,不劳你操心。”

“嘿,我这可是为你好!”许大茂碰了个钉子,有些不爽,阴阳怪气地说,“你别不识好人心!我听说……你跟雨水他们学校那个冉老师,走得挺近?可以啊柱子,眼光不错!不过人家冉老师可是知识分子,家庭成分也好,能看上你一个颠大勺的?别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最后闹得灰头土脸,让人看笑话!”

这话如同毒针,直刺何雨柱的耳膜。他和冉秋叶的接触一直很注意分寸,竟然还是传到了许大茂这种人耳朵里!不用想,肯定是院里那些长舌妇嚼的舌根,或者就是贾张氏那种人散布出去的!

何雨柱心头火起,但他知道,跟许大茂这种人在大院里吵嚷,只会让谣言传播得更快,正中对方下怀。他强压下怒火,脸上反而露出一丝讥诮的笑容:

“许大茂,你是不是整天在电影院闲着没事,光琢磨这些男男女女的事了?有那功夫,多学点放电影的技术,别哪天把片子放砸了,丢了饭碗。我和冉老师是正常的家长与老师沟通,雨水的学习还要多亏冉老师费心。至于别的,有些人心脏,看什么都是脏的。”

他这话既点明了事实(家长与老师关系),又暗讽许大茂心思龌龊、不务正业,可谓犀利。

许大茂被噎得脸一红,指着何雨柱:“你……你说谁心脏呢?”

“谁接话就说谁。”何雨柱懒得再跟他废话,提起炉灰筐,转身就往院外走,“好狗不挡道。”

“你骂谁是狗?!”许大茂气得跳脚,但何雨柱已经走远。他盯着何雨柱的背影,眼神怨毒,狠狠啐了一口:“傻柱!你给我等着!看你能得意到几时!”

这次短暂的冲突,让何雨柱意识到,院里关于他和冉秋叶的风言风语已经开始滋生。这背后,很难说没有易中海或者贾张氏的推波助澜。他们无法在工作和生活上直接打压他,就开始用这种下三滥的手段,试图败坏他的名声,尤其是在冉秋叶这样的知识分子家庭面前,厨子追求老师,很容易被曲解为“攀高枝”、“不安分”。

“必须尽快遏制这股歪风。”何雨柱心中暗道。但他不能直接去辟谣,那样只会越描越黑。他需要更巧妙的方式。

机会很快来了。正月十五元宵节前夕,雨水学校要举办一个小型的家校联谊活动,邀请部分学生家长参加,主要是沟通新学期计划,增进了解。何雨柱作为表现进步学生何雨水的家长,自然收到了冉秋叶亲自送来的邀请函。

活动当天,何雨柱特意穿上了那身最整洁的中山装,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整个人显得干净利落,沉稳大方。他提前到了学校,没有直接去找冉秋叶,而是先和其他家长一样,参观学生的寒假作业展览,听校长讲话。

在自由交流环节,他才“偶然”遇到正在和其他家长交谈的冉秋叶。他落落大方地走上前,先是就雨水寒假期间的进步,再次向冉秋叶表达了感谢,言辞恳切,完全是一个关心妹妹学业的好兄长形象。

然后,他当着几位家长的面,自然地将话题引到了自己对文化知识的渴望上,提到了自己正在利用业余时间自学,并就几个“困惑已久”的数学问题(其实他早已掌握,故意找的有些深度的题目),向冉秋叶“请教”。

他的问题提得很有水平,显示出他确实在认真学习思考,而非附庸风雅。冉秋叶有些惊讶,但也很乐意解答。两人的交流完全围绕着学习和教育,气氛严肃而正经,周围几位家长也听得频频点头,对何雨柱这个年轻的厨师刮目相看。

在整个交流过程中,何雨柱举止得体,眼神清澈,没有任何逾越之举。他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勤奋好学、关心妹妹、尊重老师”的正面形象,将那些“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的龌龊猜测,无声地击得粉碎。

活动结束后,何雨柱再次向冉秋叶道谢,然后便礼貌地告辞离开,没有多做一刻停留。

冉秋叶看着何雨柱挺拔沉稳的背影消失在校园门口,回想起他刚才请教问题时那专注而真诚的眼神,再联想到最近隐约听到的一些闲言碎语,心中不由得泛起一丝涟漪。她忽然觉得,那些传言是多么的可笑和肤浅。这个何雨柱,和她印象中以及传言里的那个“傻柱”,截然不同。他就像一块被尘土暂时掩盖的美玉,正在用自己的方式,一点点擦拭出温润而坚实的内里。

何雨柱不知道冉秋叶心中的想法,但他相信,自己今天的表现,已经足够扭转那些不利的谣言。行动,永远比苍白的辩解更有力量。

然而,他低估了某些人的无耻和下作。就在他以为谣言风波可以暂告一段落时,另一支更阴险的“暗箭”,已悄然搭上了弦。这次,放箭的人,是看似已经沉寂下去的刘师傅,而借力的人,则是始终阴魂不散的易中海。

事情的起因,在于食堂年后的一次小规模物资采购。按照何雨柱制定的新规,采购回来的食材需要经过验收才能入库。这次采购的一批土豆和白菜,质量明显不如年前,土豆个头小、冻伤多,白菜帮子厚、烂叶多。

负责验收的何雨柱,依据标准,拒绝了这批不合格的食材,要求采购员退回,或者按次品价结算。这本是正常的工作流程,却触动了某些人的利益。

这批食材的供应商,是采购员的一个远房亲戚,而这里面,似乎也有刘师傅暗中牵线拿到的回扣(何雨柱早有怀疑,但苦无实证)。何雨柱的公事公办,等于断了他们的财路。

刘师傅不敢明着对抗何雨柱定下的规矩,便悄悄找到了易中海,添油加醋地诉苦,说何雨柱“新官上任三把火”、“吹毛求疵”、“不顾及老同志的情面”、“想把食堂搞成他的一言堂”,甚至隐隐暗示何雨柱这么严格,是不是想自己从中捞取好处?

易中海静静地听着,没有立刻表态,但眼神却越来越深。他知道刘师傅的话不能全信,但这无疑是一个敲打何雨柱、重新彰显自己影响力的好机会。他不能直接插手食堂事务,但他可以借助“群众反映”和“维护老同志积极性”的名义,向李怀德施压。

于是,在一次看似随意的闲聊中,易中海“忧心忡忡”地向李怀德提到了食堂最近“气氛有点紧张”,有“老同志”反映何雨柱管理上“有些急躁”、“不够灵活”,担心影响食堂内部的“团结”,希望李主任能“适当关注一下”。

李怀德是何等精明的人,岂会听不出易中海的弦外之音?他打着哈哈应付了过去,但心里却留了意。他信任何雨柱的能力,但也需要考虑基层的稳定和那些老师傅的情绪。

几天后,李怀德找了个机会,私下里和何雨柱谈了一次话,语气委婉地提醒他,管理上要注意方式方法,多团结老同志,有些无关大局的小事,可以适当灵活处理。

何雨柱立刻明白了。这是有人到李主任那里给自己上眼药了!结合刘师傅最近的表现和易中海与刘师傅可能的勾连,他瞬间就理清了背后的脉络。

他没有辩解,也没有抱怨,只是平静地对李怀德说:“主任,我明白您的意思。食堂的稳定和团结很重要。我会注意工作方法。不过,物料验收的标准关系到饭菜质量和成本控制,这是底线,不能放松。我会想办法,既坚持原则,又更好地与老师傅们沟通,争取他们的理解和支持。”

他的回答不卑不亢,既接受了提醒,又守住了管理的底线。

李怀德看着何雨柱沉稳的眼神,满意地点了点头。他就欣赏何雨柱这点,有原则,有担当,也有智慧。

“好,你心里有数就行。大胆去干,有什么困难,有我。”李怀德最终选择了继续支持何雨柱。

从李怀德办公室出来,何雨柱眼神微冷。易中海、刘师傅……这些人果然不肯安分。这次的暗箭虽然被他挡住,但也给他提了个醒——明枪易躲,暗箭难防。未来的路,他需要更加小心,不仅要做事,更要防人。

新岁的序章已然翻开,工作的挑战,院里的算计,个人的成长,情感的萌芽……一切都在交织中进行。何雨柱站在轧钢厂宽阔的厂区里,看着远处高耸的烟囱冒出的滚滚白烟,感受到一种与这个时代同频共振的蓬勃力量。

他紧了紧身上的棉袄,迈开坚定的步伐,向着食堂走去。无论前方有多少暗箭与荆棘,他都将凭借自己的双手、智慧和不容践踏的原则,一一斩断,开辟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康庄大道。属于“傻柱”的时代已经过去,属于何雨柱的传奇,正在书写。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