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文学
一个绿色的小说推荐网站

第2章

王长春心领神会:“是,我会处理好。”

“时间不早了,你也回去休息吧。”赵达邦挥了挥手。

王长春离开后,赵达邦并没有立刻去卧室休息。

他走到书房的窗边,推开窗户,望着京州璀璨的夜景。

这座省会城市,在夜色中展现出蓬勃的活力,但也隐藏着无数不为人知的暗流汹涌。

沙瑞金在外调研,至今没碰过面,不知道对方想法。

而且安排八楼的事情,多半是这位封疆大吏所为。

高育良坐镇中枢,关系盘根错节。

李达康守着一亩三分地,强势且敏感。

祁同伟上蹿下跳,心怀鬼胎。

暗处还有赵瑞龙这样的利益集团蠢蠢欲动。

但他并不畏惧,在宁川,他面对的局面也曾错综复杂,最终不还是被他一步步梳理清晰,带领那座城市创造了经济奇迹?

汉东的底子比宁川更好,潜力更大,只要牢牢抓住这个牛鼻子,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就可以打破旧有的桎梏。

第二天一早,赵达邦准时来到办公室。

王长春已经将一天的工作安排放在了他的桌上,并汇报道。

“省长,已经和李达康书记的秘书联系过了,李书记说他今天上午有个重要的项目协调会,下午可以抽出时间,问您三点钟在您办公室碰面是否方便?”

“可以,就定在三点。”赵达邦点头,拿起日程表看了看,上午他需要听取财政厅关于上半年预算执行情况的汇报,下午除了会见李达康,还要召集发改委和工信厅等部门,研究下半年促进工业投资稳增长的具体措施。

一天的忙碌就此开始。

上午的财政汇报会,气氛略显沉闷。

数据显示,汉东省上半年的财政收入增速放缓,相关厅局负责人发言时,大多面露难色,提出的对策也多是些修修补补的办法,缺乏突破性的思路。

赵达邦耐心听取汇报,不时插话询问细节。

下午三点,李达康准时出现在赵达邦的办公室门口。

他依旧是那副雷厉风行的样子,穿着熨烫平整的深色夹克,步伐有力,只是眉宇间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疲惫和凝重。

“达康书记,快请进。”赵达邦亲自起身相迎,态度热情而不失分寸。

“达邦省长,打扰了。”李达康的声音有些沙哑,握手时力道很足。

两人在会客区的沙发落座。

王长春奉上茶后,便悄然退了出去,带上了门。

办公室内出现了短暂的沉默。

两人都知道这次谈话的重要性,也明白彼此之间可能存在的心结。

最终还是赵达邦率先打破了沉默,他端起茶杯,语气诚恳:“达康书记,昨天丁义珍的事情,情况紧急,处理过程中如果有什么让你觉得不妥的地方,还请你多包涵。”

李达康摆了摆手,表情严肃:“达邦省长言重了。我还要感谢你反应迅速,布控及时,没让丁义珍这个败类逃出国门,否则,我这个市委书记更是难辞其咎,也没法向省委交代。”

他这话说得干脆,似乎并未将个人情绪带入工作。

但赵达邦听得出,这只是场面话,李达康内心的真实想法,绝不会如此简单。

“你能这么想,我就放心了。”赵达邦顺势说道,有些事情心照不宣即可。

“丁义珍是丁义珍,光明峰项目是光明峰项目,绝不能因为个别人的问题,影响京州的发展大局,影响全省的经济增长。”

“这一点,省委省政府的态度是明确的,我也是坚决支持的。”

听到赵达邦明确表态支持光明峰项目,李达康紧绷的脸色稍稍缓和了一些,他叹了口气。

“不瞒你说,丁义珍出事,对项目确实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一些投资商开始观望,甚至有人打电话来询问项目会不会停。我现在是压力巨大啊。”

“困难是暂时的,也是可以克服的。”赵达邦语气坚定。

“关键是要稳住阵脚,向市场传递出明确信号:汉东省发展的的决心不变,推进重大项目建设的决心不变。”

“我建议,京州市可以尽快召开一个新闻发布会,或者组织一次企业家座谈会,你亲自出面,澄清谣言,稳定预期。”

“如果需要,我也可以出席,代表省政府表态支持。”

李达康立刻点点头,赵达邦这个提议,无疑是雪中送炭。

“我回去就让他们抓紧安排,时间就定在这两天。”

赵达笑了笑,这事敲定之后,他说起第二个问题。

“不过,达康书记,借此机会,我们也需要反思。丁义珍案件暴露出我们在重大项目监管方面还存在漏洞。”

李达康的表情也严肃起来,他自然听出了赵达邦的弦外之音。

支持是有条件的,那就是项目必须规范运作。

他沉吟片刻,重重点头。

“我已经要求纪委书记张树立提前介入,对光明峰项目所有环节进行一轮廉政风险排查,同时完善资金监管等制度,确保类似问题不再发生。”

“那就好。”赵达邦满意地点点头。

“我相信京州市委市政府有能力处理好这个问题。”

“另外,关于吕州月牙湖美食城的环境污染问题,我这边也打算启动整治程序,可能会先由环保部门下发限期整改通知。”

“这件事,可能也会涉及到一些……过往的投资承诺,还希望达康书记能从全省大局出发,理解和支持。”

赵达邦主动提及月牙湖,并且点明可能触及赵瑞龙,这既是一种坦诚,也是一种试探,想看看李达康在这个问题上的态度。

李达康听到这个话题,嘴角不易察觉地撇了一下,似乎带着一丝不屑和快意。

他当年在吕州,就坚决反对这个项目,如今赵达邦要动手整治,他自然是乐见其成。

李达康表态明确,甚至带着几分支持。

“对于那些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短期利益的项目,早就该清理了。我李达康会坚决支持你的决定。”

得到了李达康在月牙湖问题上的支持,赵达邦心中稍定。

虽然李达康的支持背后可能有其个人恩怨的因素,但在政治上,这无疑减少了一个潜在的阻力。

两人的会谈持续了一个多小时,超出了原定计划。

但效果是显著的,至少在光明峰项目和月牙湖整治这两个关键问题上,双方达成了初步共识,消除了部分误解,为后续的合作奠定了基础。

送走李达康后,赵达邦站在窗前,看着楼下李达康座驾驶离省委大院。

他知道,今天的谈话只是一个开始,与李达康这种强势性格的干部共事,未来的摩擦和磨合肯定不会少。

但只要双方都以事业为重,以汉东发展为大前提,就有合作的基础。

就在这时,办公桌上的红色保密电话响了起来,赵达邦走过去接起。

电话那头,传来了裴一泓沉稳而略带严肃的声音:“达邦啊,是我。”

“老领导?”赵达邦有些意外,裴一泓一般不会直接打他这个电话。

“汉东的情况,我听到了一些风声。”裴一泓开门见山。

“丁义珍死了,上面也很关注,上面可能要借着这个机会重整一下汉东格局。”

“切记少跟赵立春方面来往。”

裴一泓的提醒言简意赅,却包含了巨大的信息量。

上面居然对赵立春起想法了?

看来无论在哪,斗争都是少不了的。

“谢谢老领导提醒,我心里有数。”赵达邦沉声应道。

“有数就好。”裴一泓顿了顿,语气缓和了些。

“放手去干,抓住经济这个中心不动摇。遇到解决不了的困难,随时找我。”

放下电话,赵达邦深吸了一口气。

裴一泓的电话,像是一阵风,山雨欲来风满楼。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