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文学
一个绿色的小说推荐网站

第2章

数学竞赛复赛在一个月后,清璃没有因此忽略英语学习。

相反,她把每天的英语学习时间延长到两小时,利用【听力强化】和之前解锁的【语言天赋】初级技能,快速提升着读写能力。

【语言天赋】的效果很奇妙,原本需要死记硬背的语法规则,现在仿佛有了逻辑关联。

比如看到“现在完成时”,会自然联想到“过去发生的动作对现在造成的影响”,而不是单纯背诵“have/has+过去分词”的结构。

她甚至能从英语的时态变化里,感受到语言背后的思维方式。

李老师送给她的英语绘本成了最好的阅读材料。

从简单的《格林童话》英文版,到稍微复杂的《伊索寓言》,她每天晚上读一篇,用荧光笔标出陌生词汇,第二天早上在槐树下边听录音边背诵。

系统商城里,她用攒下的积分兑换了《新概念英语第二册》,里面的短文篇幅适中,语法点密集,很适合精读。

她逐句分析句子结构,把被动语态、定语从句等语法点整理成表格,对比中英文表达的差异。

一次英语课上,老师让翻译“他已经学了五年英语”,大多数同学翻译成“He learns English for five years”

清璃却举手回答:“He has been learning English for five years.”

老师惊讶地问:“你怎么知道用现在完成进行时?”

“因为‘学习’这个动作从过去开始,持续到现在,还可能继续下去。”清璃的解释清晰准确,让全班同学都露出了佩服的表情。

【叮!准确运用高阶语法知识,获得老师公开表扬,积分+30。】

除了课本知识,她还开始尝试阅读简单的英文新闻。

系统的【资源检索】功能帮她找到适合初中生的英文网站,里面有关于自然、科学的短篇报道。

她认识了“astronomy”“biology”等新词汇,也知道了“NASA”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

这些新鲜的知识像一扇扇小窗户,让她窥见课本之外的广阔世界。

数学竞赛复赛前,清璃在系统商城里发现了一个新商品——【专注力胶囊(初级)】,售价500积分,效果是“两小时内提升专注力至巅峰状态,减少外界干扰”。

她毫不犹豫地兑换了,打算在复赛时使用,比赛并没有规定不能吃药。

毕竟这种学科比赛不像体育竞技,是没有这方面的规定的。

复赛当天,题目难度远超选拔赛。

最后一道题是关于“圆与三角形的综合证明”,需要添加多条辅助线,还涉及到三角函数的初步应用。

按理说三角函数是初三才会学的内容,不过清璃在培训机构一线教师岗位实实在在地教了两年,知识早就滚瓜烂熟了。

清璃服用胶囊后,感觉大脑异常清晰,周围的咳嗽声、翻页声都仿佛消失了,只剩下题目和解题思路在脑海里流转。

她花了二十分钟,一步步推导,最终完成了证明。

交卷时,主考官看着她的试卷,忍不住问:“你是初一学生?三角函数知识和这些辅助线的思路,是谁教你的?”

“平时自己看教材琢磨出来的。”清璃如实回答。

主考官笑了:“好,很好。”

一周后,结果公布:清璃获得全县数学竞赛一等奖,拿到了去市里参加决赛的资格。

更让她意外的是,李老师告诉她,她的英语水平已经远超初一学生,刚好云县一中开了个英语班,给了清璃一封推荐信。

这个英语班平时会组织成绩特别优异的学生考试,试卷可能来自高中,也可能来自大学英语四级。

据说,这个班的意义是挖掘学生潜力,各个乡镇的尖子生可以自愿报名,不过需要学校老师的推荐。

“英语四级?”陈雪听到这个消息,眼睛瞪得像铜铃,“那不是大学生才考的吗?”

“我还是听我邻居哥哥科普才知道的,云县一中这么变态的嘛……以往好像没听过云县一中这么…变态啊。难度是上次多省联考云县一中高中部全部沦陷、垫底给老校长带来沉重打击,所以老校长开始变异了吗?好可怜”

陈雪的嘴巴里总是冒出一些奇奇怪怪的语言,逗得清璃都嘴角上扬,心想,这小姑娘实在可爱。

市级数学竞赛决赛设在市重点中学,离云县有三个小时中巴车的车程,中巴车慢慢悠悠的,清璃怕坐到目的地,屁股已经开花。

清璃决定坐动车去,动车不到一个小时就能到。

爷爷坚持要陪她去,清璃十分执拗地拒绝了。

说她去考试,让爷爷一个人在云县街头,清璃实在不放心。

虽然爷爷才53岁,但是年轻的时候吃了很多苦头,还去当了几年海军,后来也一直在干体力活养家,身体有些超年纪的沧桑。

爷爷不懂什么是竞赛,只知道这是“很厉害的考试”,是孙女有出息的证明。

市重点中学的校园像个公园,教学楼前有喷泉,操场是塑胶跑道,这一切都让清璃有些恍惚。

候考时,她看到其他参赛选手大多穿着名牌运动鞋,讨论着最新的游戏机,和他们相比,她的白T恤显得格外朴素。

但当拿到试卷的那一刻,所有的杂念都消失了。

市级竞赛的题目更注重思维灵活性,比如一道应用题,看似是行程问题,实则需要用不等式求解最优方案;一道几何题,需要用到坐标系转化为代数问题。

清璃的【逻辑推演】技能在此刻发挥到极致,她能快速识别题目背后的数学模型,找到解题的突破口。

比如那道不等式应用题,她立刻想到“设变量→列约束条件→求目标函数最值”的步骤,十分钟就得出了答案。

最后一道题涉及到数论中的“同余定理”,是高中奥数的内容。

清璃虽然没学过,但根据题目给出的提示,结合自己的逻辑推理能力,硬是推导出了证明过程。

考试结束后,一个穿着运动服的男生走过来,居高临下地问:“听说你是云县来的?你们那儿是不是连奥数班都没有?”

清璃抬头看他,银框眼镜后的目光很静:“不知道,但解题不需要奥数班。”

男生被噎了一下,悻悻地走了。

决赛结果公布,清璃以全市第二名的成绩脱颖而出。

这个成绩让所有人都很惊讶——没人想到一个来自贫困县的初一学生,能在高手云集的市级竞赛中取得这么好的成绩。

这个成绩足以让她获得县一中的保送资格。

从市里回来后,学校给清璃颁发了奖状证书和1500元学科竞赛二等奖学金。

清璃开始准备英语班的考试,听说这次试卷是去年的四级考试。

她用积分兑换了四级真题集,每天做一套,听力部分借助【听力强化】技能,正确率稳步提升;

阅读部分则靠大量的英文阅读积累,能快速抓住文章主旨。

爷爷看着她每天学到深夜,心疼地说:“别太累了,歇会儿。”

清璃笑着摇头:“不累,爷爷。我想考去北京,那里有最好的大学。”

这是她第一次说出自己的目标。以前她只敢在心里想,现在却有了说出来的底气。

考试那天,清璃走进考场时,引来不少目光——这里有初三的、有高中生,几乎看不见初一初二的学生。

她是整个考场里年纪最小的考生,但当试卷发下来,她立刻进入状态,听力、阅读、写作,一步步完成,节奏丝毫不乱。

成绩出来时,她考了560分,超过425及格线135分。这个分数对大学生来说或许不算很高,但对一个初一学生而言,已经是奇迹。

李老师拿着成绩单,激动得说不出话:“清璃,你……你简直是天才!”

清璃却很平静。

她看着窗外的天空,秋高气爽,万里无云。

未来的轮廓,在她眼前越来越清晰——国内最高学府、国外名校、赚钱、提升自己……这些曾经遥不可及的目标。

正在一步步变成触手可及的现实。而她要做的,就是继续往前走,一步都不能停。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