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4.
我平静地看着她,将签好字的离婚协议仔细收好。
“谢谢合作。”
沈清歌脸上的愤怒逐渐被难以置信取代,她似乎没料到我会如此干脆。
“陆沉,你真是长本事了!”
她几乎是咬着牙说出这句话。
“你以为这样就能威胁到我?你以为我会求你回来?”
我淡淡一笑,不再回应,转身走向书房,开始整理自己要带走的物品。
她跟在我身后,语气越发尖锐:
“我最后给你一次机会!现在把离婚协议撕了,我可以当什么都没发生过!”
我停下动作,回头看她。
“沈总,字是您签的,话是您说的。现在反悔,不太像您的风格。”
她气得浑身发抖,指着我道:“好!陆沉,你有种!你别后悔!没有瑞和,没有我,你什么都不是!”
我耸耸肩,不再理会她,继续收拾东西。
她摔门而出,高跟鞋声在走廊里渐行渐远。
我知道,她笃定我会像从前一样追出去道歉、认错、求她回头。
但这次,不会了。
5.
第二天,我起了个大早,神清气爽。
我做了份精致的早餐,慢条斯理地吃完。
想起来发布会离开那天没带走的“破箱子”。
我开车前往瑞和,拿回“破箱子”。
到公司楼下,我发现气氛非常不对。
大批记者和群众围在大门口,人群中传来激烈的争吵声。
“瑞和医药造假!”
“抗癌特效药根本就是骗局!”
“我父亲用了你们的药,病情反而恶化了!”
我心里一沉,快步走近。
只见几个患者家属情绪激动,举着横幅和病历,正在与保安对峙。
顾言站在人群中央,脸色苍白,试图解释什么,却被一声高过一声的质问压得说不出话。
沈清歌也在,她挡在顾言身前,试图维持秩序,但效果甚微。
“各位请冷静!瑞和的药是经过严格临床试验的!个别案例不能代表全部!”
“那为什么我父亲用了之后肝功能严重受损?!”
一个中年男子怒吼道,手里挥舞着化验单。
顾言急忙道:“这、这可能是患者个体差异,或者是其他药物相互作用……”
“放屁!我父亲只用了你们的药!”
场面越来越混乱。
我默默从人群外围走过,准备从侧门进入大楼。
却在这时,顾言突然指着我大喊:
“是他!陆沉!他是项目的前负责人!最后的临床试验数据是他负责审核的!”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在我身上。
记者们像闻到血腥味的鲨鱼一样围了过来。
“陆先生,请问您对瑞和抗癌药的副作用问题有何回应?”
“您是否在知情的情况下隐瞒了药物风险?”
“请您正面回答!”
沈清歌也看向我,眼神复杂,有慌乱,有祈求。
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推卸。
我停下脚步,转身面对众人。
“我在一个月前已经不再负责该项目。所有的后续工作,包括临床试验数据的最终审核和药品的上市申请,都是由顾言总监以及全权负责。”
我语气平静,目光扫过顾言,“发布会上,沈总说得清清楚楚。”
顾言脸色煞白,急忙反驳:“你胡说!最后的关键数据都是你经手的!是你故意留下了漏洞!”
我轻笑一声,从公文包里取出一个U盘。
“这是我离职前发给沈总的最终版实验数据和安全测试方案,发送时间是上周五晚上8点43分。邮件里明确标注了最后阶段需完成的验证实验和风险提示。”
我看向沈清歌,“沈总,您收到了吗?”
沈清歌眼神躲闪,嘴唇动了动,没说话。
记者立刻追问:“沈总,您是否收到了这份关键文件?是否忽略了风险提示?”
沈清歌强自镇定:“公司每天收到大量邮件,我不可能每一封都亲自处理。具体技术细节,是由顾总监负责的。”
顾言立刻接话:“我根本没收到什么安全方案!陆沉,你别想栽赃给我!”
我早料到他会否认,于是又拿出手机,点开一封邮件截图,投影在旁边的大屏幕上。
“收件人:沈清歌、顾言。主题:‘抗癌特效药’最终数据及后续测试方案。需要我念一遍内容吗?”
顾言顿时哑口无言,额头渗出冷汗。
沈清歌也愣住了,她显然没仔细看那封邮件。
人群再次哗然。
“所以是瑞和为了赶上市,跳过安全测试?”
“这是草菅人命!”
沈清歌彻底慌了,她一把抓住我的手腕,压低声音道:“陆沉!现在不是内讧的时候!你先帮公司渡过这一关,之后什么条件都好说!”
我淡淡抽回手。“沈总,我已经辞职了。”
“我没有批准!”她几乎是吼出来的,
“你的辞职我不认可!你现在还是瑞和的员工,你必须负责!”
我从包里取出她亲笔签名的辞职信复印件,递给她。
“您昨天已经签了字,忘了么?”
她盯着那份辞职信,脸色瞬间惨白。
“你……你算计我?”
“谈不上,我只是依法办事。”
6.
就在这时,几名身穿制服的市场监管人员和警察走了过来。
“我们是药监局和公安局的,接到多起举报,称瑞和医药涉嫌药品数据造假和隐瞒严重不良反应。请负责人配合调查。”
沈清歌彻底慌了神,下意识地看向我。
我却后退一步,表明立场:“我已离职,相关工作已交接完毕。具体事宜,请与现任研发总监顾言先生沟通。”
顾言腿一软,几乎站不稳。
“我……我不知道……都是陆沉负责的……”
警察皱眉:“但根据目前资料,您是项目签字负责人。”
“是……但数据都是陆沉留下的!他故意坑我!”
我忍不住笑了。
“顾总监,您是国外知名院校的海归博士,沈总花重金请来的顶尖人才。难道连最基本的数据审核和安全测试都不会做?还是说,您根本就没看我的方案,为了抢功,直接将药品报了上市?”
顾言被我问得哑口无言,脸涨得通红。
周围的人群和记者顿时明白了过来。
“原来是外行领导内行!”
“为了抢功劳连安全都不顾了!”
“瑞和必须给个说法!”
沈清歌见状,立刻站出来护着顾言。
“陆沉!你明明知道阿言刚接手,很多细节不熟悉,你为什么不多提醒他?你就是存心看笑话!”
我看着她毫不犹豫维护顾言的样子,心里最后一点波澜也平息了。
“我提醒了。邮件发了,方案写了。是您和您钦点的天才总监,没看。”
我转向警察和药监局人员:“我愿意配合调查,提供我所知道的所有信息和证据。包括完整的实验原始数据、安全测试流程,以及我的离职交接记录。”
沈清歌难以置信地看着我,眼神里终于染上了一丝恐惧。
她似乎终于意识到,我不是在开玩笑,也不是在赌气。
我是真的要走了。
而且,还要亲手毁掉她最在意的东西。
7.
我被请去配合调查,向警察提供了掌握的所有证据。
由于我的离职手续齐全,交接清晰,且提前发出了风险预警,很快便被排除了主要责任。
但瑞和医药就没那么幸运了。
药品被紧急叫停,上市许可被吊销,公司账户被冻结,面临天价索赔和罚款。
沈清歌和顾言作为直接负责人,被采取强制措施,接受进一步调查。
几天后,我正式入职星诚医药。
职位是研发总监,年薪150万,配股,并独立领导一个重点实验室。
没有人对我之前的遭遇指指点点,这里只看能力和结果。
我埋头工作,几乎住在了实验室。
星诚给的资源和支持远超瑞和,我很快便重新搭建了团队,继续推进因瑞和变故而中断的研究。
偶尔会听到前公司的消息。
瑞和股价崩盘,资不抵债,沈清歌不得不变卖个人资产填补窟窿。
她来找过我一次。
那天晚上,我刚出公司大楼,就看见她站在风里,穿着单薄的风衣,脸色憔悴。
“陆沉……”她声音沙哑,“我们谈谈。”
我停下脚步,“沈总,有事?”
她眼圈瞬间红了。“你非要这样叫我吗?”
“不然呢?”我平静地看着她,
“我们之间,除了前老板和前员工,还有别的关系吗?”
她哽住,半晌才道:“我知道错了……陆沉,我真的知道错了。瑞和不能倒,那是我爸一辈子的心血……”
“那也是我的心血。”
我打断她,“但你把它送人的时候,没问过我。”
“我那是权宜之计!顾言他家的背景能帮公司拿到更多投资,我只是想利用他……”
“然后呢?”我冷笑,“利用到床上去了?”
她脸色一白:“你胡说!”
“沈清歌,你脖子上那个痕迹,不是我留下的吧?”
她下意识捂住脖子,慌乱道:“那是……那是过敏!”
我懒得再听。“再见,沈总。不,最好再也别见。”
我转身要走,她却猛地抓住我的胳膊。
“陆沉!你就这么狠心?我们四年夫妻!四年感情比不上你一点委屈?”
我一点点掰开她的手指。
“委屈?你把我四年的心血、健康、尊严,全都踩在脚下,送给你的白月光情人。这叫一点委屈?”
“沈清歌,你爱的从来只有你自己。”
她瘫坐在地上,失声痛哭。
我没有回头看她一眼。
8.
又过了一个月,瑞和医药正式宣布破产清算。
沈清歌和顾言因涉嫌提供虚假药品上市申请材料、重大责任事故罪被提起公诉。
庭审那天,我去了。
坐在旁听席最后排,看着沈清歌穿着囚服,瘦得脱了形。
顾言把大部分责任推给了她,说是受她指使和蒙蔽。
她没有反驳,只是低着头,沉默地接受了所有指控。
庭审结束,她被法警带出去时,看到了我。
她脚步一顿,眼神里闪过无数情绪——悔恨、哀求、绝望。
我平静地看着她,没有任何表示。
她最终低下头,跟着法警走了。
我知道,我和她之间,终于彻底结束了。
走出法院,阳光有些刺眼。
我深吸一口气,感觉胸中块垒尽去。
手机响起,是星诚的CEO打来的。
“陆沉,有个好消息。你带团队做的改良型靶向药,一期临床表现结果非常好!投资者很有兴趣,晚上有个饭局,一起来?”
我笑了笑:“好。”
晚上,我准时赴约。
饭局上除了投资方,还有几位业内顶尖的专家。
其中一位,是国外某知名研究所的首席科学家,苏蔓博士。
她大约三十五六岁,气质清冷,目光锐利,话不多,但每次开口都直击要害。
讨论到药物递送系统的一个技术难点时,我和她发生了分歧。
我坚持用纳米脂质体,她则认为高分子聚合物更稳定。
我们争论了半小时,谁也没说服谁。
最后她忽然笑了。
“陆博士,我看过你以前在瑞和发表的几篇论文。关于肿瘤微环境响应药的那篇,很有见地。”
我有些意外。
“那都是几年前的作品了,还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
“但想法很纯粹。”她看着我,“不像现在很多人,只是为了发文章而发文章。”
我们聊了很久,从技术到行业,再到科研理念。
我发现她和我是同一类人——对科研有近乎偏执的热爱,对投机取巧深恶痛绝。
饭局结束后,她主动加了我的微信。
“希望以后有机会再合作。”
“荣幸之至。”
9.
日子渐渐步入正轨。
我在星诚做出了成绩,团队越来越成熟,项目也陆续进入临床阶段。
我重新找回了做科研的快乐——纯粹、专注、充满挑战。
偶尔会和苏蔓在微信上讨论问题。
她在国内待的时间不长,但每次回来,都会约我见面聊一聊。
我们成了朋友,或者说,是彼此欣赏的知己。
有一次,她问我:“你恨沈清歌吗?”
我愣了一下,“正义如苏博士也会调查人吗?”
“圈子就这么大点,稍微打听一下就知道了。”
“还没回答我呢,陆总监。”
我想了想,摇了摇头。
“以前恨,现在不恨了。”
“为什么?”
“恨太浪费时间了。”
“有那时间,不如多做几个实验。”
她笑了。“你比我想象的豁达。”
“不是豁达,是想通了。”我看着窗外的夕阳,“她不值得我浪费情绪。”
苏蔓沉默片刻,轻声道:“我前夫也曾背叛过我。他和我的博士生在一起了。”
我愣了一下。“抱歉。”
“没什么。”她语气平静,“当时觉得天都塌了。但现在回头看,感谢他放过我。”
她转头看我,目光清澈:“陆沉,你值得更好的。”
我的心轻轻一动。
“什么样算更好?”
“至少,懂得尊重你的付出,珍惜你的真心。”
我们没再继续这个话题。
但有些东西,似乎悄悄改变了。
10.
半年后,我和苏蔓合作的一个项目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我们联手发了一篇《Nature》,这在业内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论文发表那天,她约我吃饭庆祝。
是一家很安静的西餐厅。
我们聊了很多,关于未来,关于理想,关于还想攻克的难题。
快结束时,她忽然放下酒杯,深情看着我。
“陆沉,我下个月要回美国了。”
我切牛排的动作一顿。
“……还回来吗?”
“会,但可能很少了。”她笑了笑,“研究所那边有个大项目,我得回去主持。”
我点点头,没说话。
心里突然空了一块。
她看着我,忽然问:“你愿意跟我一起去吗?”
我愣住了。
“研究所缺一个首席制药学家,我觉得你很合适。”她语气认真,“待遇和发展空间都会比现在更好。”
我沉默了很久。
“让我考虑考虑。”
“好。”
晚餐后,我们并肩在江边散步。
晚风清凉,吹散了些许暧昧和犹豫。
“陆沉,”她忽然停下脚步,“我其实不只是想邀请你去工作。”
我看向她。
“我喜欢你。”她说得直接而坦荡,“欣赏你的才华,也喜欢你的为人。我想和你在一起,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
我心跳漏了一拍。
“苏蔓,我……”
“不用急着回答。”她微笑,“我知道你过去受伤很深,没那么容易相信感情。我可以等。”
她递给我一个U盘。“这是我为你整理的美国那边的资料,包括研究所情况、职位说明,以及一些你可能感兴趣的项目方向。”
我接过U盘,指尖碰到她的手指,微微发烫。
“谢谢。”
她看着我的眼睛,温柔的说,“陆沉,过去的事无法改变,但未来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别因为一段错误的感情,就否定了所有开始的可能性。”
她说完,转身走向停车场。
“考虑好了告诉我。”
我站在原地,看着她的背影消失在夜色中。
手里的U盘沉甸甸的。
心里却莫名轻松了起来。
是啊。
过去无法改变。
但未来可以。
我开始认真考虑她的建议。
不是因为她能给我多好的平台,而是因为,她让我重新看到了——爱和信任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