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强烈推荐一本备受好评的玄幻言情小说——《戏骨凌仙录》!本书以苏砚霜的冒险经历为主线,展开了一段惊心动魄的故事。作者“巧克力慕斯的旅程”的文笔流畅且充满想象力,让人沉浸其中。目前小说已经更新149775字,喜欢这类小说的你快来一读为快吧!
戏骨凌仙录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那支狼毫笔在苏砚霜指间,重若千钧。
她蘸的不是朱砂,是她自己被耗空后,从心脉里逼出的一点余烬。
笔尖落下。
第一笔,画的是眉。
不像寻常旦角的柳叶弯眉,这一笔又直又长,从眉心处斜挑而上,带着一股劈开混沌的锐气。
笔锋过处,骨瓷面具上那股冰凉的质感,仿佛被注入了一丝活物的温度。
她不再回忆《牡丹亭》里杜丽娘的娇羞,也不去想《长生殿》上杨贵妃的妩媚。
脑海里翻滚的,全是法场上冲天的怨气,是那黑斗篷人喉间喷出的血,是顾长渊削下剑鞘时那一声沉闷的轻响。
这些,都成了她笔下的墨。
第二笔,勾的是眼。
眼角被一抹浓烈的红狠狠地向上提着,框出的不是杏眼的柔情,而是判官笔下定生死的冷酷。
她体内的那股“愿力”被引动了。
不再是温和的暖流,而是一股带着审判意味的寒潮,顺着她的手臂,汇聚于笔尖。
妆箱里的胭脂水粉,仿佛感受到了这股气息,竟齐齐黯淡了颜色。
刘婶守在一旁,不敢出声。
她看着苏砚霜的侧脸,烛火下,那张原本清丽的面容,此刻竟透出几分森然的威仪。
头牌在画的不是戏妆,是在给自己塑一尊重塑的神。
最后一笔,点唇。
她没有用艳丽的朱红,而是调了些许锅底的黑灰,混进朱砂里。
点出的唇色,是暗沉的、仿佛凝固了的血。
当这一笔落下,整张面具“嗡”地一声轻颤。
苏砚霜的手指也跟着一抖,那股从骨瓷上传回来的寒意,让她瞬间清醒。
她看着眼前的面具。
那是一张何等陌生的脸。
威严,冷漠,不带半点人间烟火,只有高悬于公堂之上的绝对公正,和绝对的无情。
这就是她往后要唱的戏?
这就是宋先生说的……她的“道”?
心口一阵刺痛,她抚着胸口,剧烈地咳嗽起来。
手腕上那片养魂木,立刻散发出一股温润的气息,将那股翻涌的气血强行压了下去。
“头牌!”刘婶连忙上前扶住她。
“我没事。”苏砚霜推开她的手,目光却死死盯着那张面具。
就在这时,戏楼外传来一阵嘈杂。
不是看客的叫好,也不是修士的叫嚣,而是官靴踏在青石板上整齐划一的“嗒嗒”声。
李明连滚带爬地从前院跑进来,脸色煞白。
“砚霜姐!不好了!司城司的人来了!说是……说是要查封咱们醉春楼!”
宋墨轩从暗处走出,脸色凝重。
“该来的,还是来了。”
戏楼正厅。
为首的吴司官四十来岁,一脸公事公办的冷漠,手里捏着一张盖着司城司大印的封条。
“苏头牌,别来无恙啊。”他皮笑肉不笑地开口,“你那日一出《窦娥冤》,唱得是感天动地,可也惊动了全城。如今城里流言四起,都说你醉春楼藏污纳垢,私行巫蛊邪术。本官奉命,前来调查。”
他身后的差役们散开,手里拿着锁链和封条,虎视眈眈。
苏砚霜扶着门框,身上还披着那件厚实的披风。
“吴大人说笑了。我醉春楼唱的是哪门子邪术?那日之事,是有一众邪修闹事,官府不查邪修,倒来封我这受害人的门?”
吴司官的脸色僵了僵。
“邪修之事,自有仙门去管。本官只管凡间事。你那日引动异象,致使百姓惊恐,已是扰乱治安的大罪!来人!贴封条!”
“慢着。”
苏砚-霜的声音不大,却让那几个正要上前的差役停住了脚步。
她缓缓走进厅内,月光从藻井的破洞里洒下,照得她苍白的脸近乎透明。
“吴大人,我还有一出戏,没唱完。不如……你来看过再封?”
吴司官皱起眉:“本官没工夫看你装神弄鬼!”
苏砚霜没有理他,只是转身对刘婶轻声说了一句。
“把我的‘妆’,取来。”
刘婶会意,转身进了后台。
再出来时,手里捧着的,正是那张刚刚画好的判官面具。
吴司官看到那张面具,瞳孔下意识地缩了一下。
那张脸,太有压迫感了。
苏砚霜接过面具,没有戴上,只是用指尖轻轻摩挲着上面那道凌厉的眉。
“吴大人,你可知戏台之上,为何要有判官?”
她抬起头,视线落在吴司官的脸上。
“因为人间,有太多冤屈,需要一个‘说法’。”
她一步步走近。
吴司官竟被她的气势所迫,不自觉地后退了一步。
他感觉自己面对的不是一个弱不禁风的戏子,而真的是一位手握生死簿的阴司神明。
“三年前,城南米铺的王老汉,状告你收受城西布庄的五十两银子,将他儿子屈打成招,至今还关在大牢里。可有此事?”
吴司官的脸“刷”地一下白了,冷汗瞬间浸透了后背的官服。
这件事做得极为隐秘,她……她是怎么知道的?
苏砚霜又往前走了一步,声音更冷。
“去年冬天,你当值的那个雪夜,有个妇人抱着病死的孩子跪在司城司门口,求你开仓放粮,你却命人将她赶走。那孩子,就冻死在你衙门外的墙角。你夜里,可曾梦见过他?”
“你……你胡说八道!”吴司官的声音已经开始发颤。
他眼前的苏砚霜,脸还是那张脸,可他分明看见了王老汉那双怨毒的眼睛,看见了那个妇人抱着孩子绝望的哭嚎。
那些被他刻意遗忘、深埋心底的龌龊,此刻全被翻了出来,像一条条毒蛇,啃噬着他的心。
“我有没有胡说,你自己心里清楚。”
苏砚霜举起了手里的面具,将它缓缓地、缓缓地,贴近自己的脸。
“吴大人,我这最后一出戏,叫《审心》。”
“你想审谁的心?”
她没有戴上面具,只是将它挡在脸前。
面具上那双被朱砂勾出的眼睛,在烛火下,仿佛真的活了过来,正冷冷地盯着吴司官。
“啊!”
吴司官惨叫一声,踉跄着连退数步,一屁股跌坐在地上。
他指着苏砚霜,手指抖得像秋风里的落叶。
“鬼……鬼……”
他什么幻象都没看见,却比看见任何妖魔鬼怪都更恐惧。
因为他在那面具的注视下,看见了自己肮脏的魂魄。
“大人!大人!”
差役们慌忙上前去扶他。
“滚开!都滚开!”吴司官疯了似的推开他们,手脚并用地往外爬,连官帽掉了都顾不上捡。
“不封了……不封了!!”
他连滚带爬地冲出戏楼,消失在夜色里。
留下满厅的差役,面面相觑,再看苏砚霜时,脸上已满是敬畏和恐惧。
苏砚霜放下手里的面具,身体晃了晃,一阵脱力。
刘婶和宋墨轩赶紧扶住她。
她的手冰得吓人,额上全是冷汗。
这出《审心》,耗费的心神,竟不亚于那日唱《窦娥冤》。
可她看着那群不知所措的差役,心里却无比清明。
她的道,没有散。
它只是,换了一种唱法。
就在这时,一个穿着问剑山庄服饰的弟子,急匆匆地从后门闯了进来。
他看见苏砚霜,先是一愣,随即单膝跪地,从怀里取出一封用火漆封口的信。
“苏姑娘!山庄急信!”
他声音急切,带着一丝压抑不住的慌乱。
“少主他……在鬼市,出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