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文学
一个绿色的小说推荐网站

第2章

无数个深夜,当室友们已进入梦乡,宁方远仍伏案疾书。煤油灯下,他的笔在稿纸上沙沙作响,脑海中两个时代的知识相互碰撞、融合。他着重刻画了明代中后期的政治经济结构转型,以及改革与守旧势力间的激烈博弈,许多观点甚至超前于这个时代的研究水平。

论文答辩前夕,宁方远鼓起勇气将部分书稿拿给了周教授指教。周教授初时不以为意,以为这只是学生的一时兴趣之作,但当他深夜翻开书稿,便被深深吸引,一口气读到天明。

第二天,周教授迫不及待地将宁方远叫到办公室,激动地拍着书稿:“方远啊,你这本书写得极好!观点新颖,史料扎实,文笔也流畅。这不像一个大学生的作品,倒像是浸淫数十年的学者所著!”

宁方远心中暗笑,面上却保持谦逊:“都是周老师和系里老师教得好,我只是把学到的东西整理了一下。”

“不必过谦,”周教授摆摆手,眼中闪着发现珍宝的光芒,“我在出版社有个老朋友,是人民文学出版社的编辑部主任。我把书稿寄给他看看,说不定能出版。”

果然,两周后,周教授兴冲冲地找到宁方远:“好消息!老陈对书稿非常感兴趣,认为这是近年来少见的高质量历史著作。他们社里初步通过了选题,等你毕业后再具体商谈出版事宜。”

离校前,宁方远特意去政法系转了转。校园里流传着各种小道消息——祁同伟正在追求同级的一个女生,而梁璐老师刚和魏教授分手。几个知情人低声议论着梁璐的脾气越来越古怪,看她时常盯着年轻英俊的祁同伟出神,不禁为那个农村出身却才华横溢的男生捏把汗。

“幸好没卷入那些是非。”宁方远暗自庆幸。五天前,他的分配就通知下来了,宁州市委办公厅,一个不好不坏的去处。对于毫无背景的农村学生来说,这已经是个相当不错的结果。

离校那天,周教授亲自来送他。

“方远啊,到了单位要踏实工作,但也不要忘了学术。”周教授语重心长地说,“你是有天赋的,千万别浪费了。有时间常回学校来看看,图书馆永远对你开放。”

宁方远郑重地点点头:“周老师,谢谢您这些年的培养,我一定不会忘记学习的。”

他提着简单的行李走出校门,回头望了望“汉东大学”四个大字。四年大学生活如电影般在脑海中回放——无数个挑灯夜读的晚上,与同学们激烈讨论的课堂,图书馆里安静而充实的时光……

这一刻,他忽然清晰地意识到,这只是一个开始。

夕阳的余晖为宁家村低矮的土坯房和蜿蜒的土路镀上了一层温暖的金色。宁方远提着简单的行李,走在熟悉的村路上,空气中弥漫着柴火饭特有的香气和泥土的味道。离家的这四年,村子似乎没什么变化,但他的心境却已截然不同。

家门口那棵老槐树依旧枝繁叶茂,父亲宁山正蹲在树下吧嗒吧嗒地抽着旱烟,眯着眼看着远处的稻田。母亲张莲则在院子的灶台前忙碌着,炊烟袅袅升起。最先发现他的是正趴在院里小凳上写作业的弟弟宁方平。

“哥!哥回来了!”宁方平猛地跳起来,像颗小炮弹似的冲过来,接过他手中的行李,一边朝屋里喊:“爸!妈!我哥回来了!”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