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精品小说《盛唐医妃:借个王府开诊所》,类属于年代类型的经典之作,书里的代表人物分别是林晚星,小说作者为学医的小慧啊,小说无错无删减,放心冲就完事了。盛唐医妃:借个王府开诊所小说已更新了138000字,目前连载。
盛唐医妃:借个王府开诊所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江南的六月,阳光终于挣脱梅雨的束缚,将暖意洒在乌镇的青石板路上。林晚星站在医馆门口,看着院墙上攀爬的凌霄花笑得灿烂,鼻尖突然萦绕起熟悉的甜香 —— 院中的枇杷树竟已挂满了金黄的果实,沉甸甸地压弯了枝头。
“晚星,快来看!这串枇杷熟得正好,一点酸味都没有!” 李恪踩着木梯,伸手摘下一串最大的枇杷,转身递到她面前。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落在他脸上,将他的笑容染得格外温暖。林晚星接过枇杷,剥开一个放进嘴里,清甜的汁水在舌尖散开,带着阳光的味道,让她忍不住眯起了眼睛。
“今年的枇杷收成真好,等会儿给张婶和王老汉他们送些过去。” 林晚星擦了擦嘴角的汁水,笑着说。自从去年疫情过后,她和李恪与村民们的关系愈发亲密,谁家做了好吃的,总会送些过来;遇到农忙时节,村民们也会主动来帮忙打理医馆和草药园。
正说着,医馆门口传来一阵轻微的脚步声。林晚星抬头望去,只见一个穿着青色长衫的男子站在门口,身形挺拔,面容清俊,虽穿着普通百姓的衣服,却难掩周身的贵气。男子手中提着一个锦盒,正微笑着看向她,眼中带着几分熟悉的温和。
林晚星手中的枇杷突然掉落在地 —— 那是李炎!他怎么会来江南?
“林医官,别来无恙?” 李炎走上前,语气平和,仿佛只是寻常老友相见,“朕…… 我这次是微服来江南,听闻乌镇有位医术高明的林大夫,便想来看看,没想到真的是你。”
李恪也从木梯上下来,看到李炎,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露出笑容:“皇兄,你怎么突然来了?怎么不提前说一声?”
林晚星这才回过神,连忙躬身行礼:“陛下……” 话到嘴边,却又顿住,她看了看李炎身上的便服,又看了看周围的村民,轻声道,“陛下一路辛苦,快请进吧,我去给您泡杯桂花茶。”
三人走进医馆,李炎坐在之前村民们常坐的石凳上,目光扫过墙上挂着的经络图谱 —— 那是她根据长安的版本,结合江南常见病症修订的新图谱,旁边还贴着几张村民们送来的感谢信。“没想到你在江南,把医馆打理得这么好。” 李炎的语气带着赞赏,“朕在长安时,经常听太医署的人提起你,说你留下的病历制度和图谱,帮了他们大忙。”
林晚星端着桂花茶走过来,放在李炎面前:“陛下过奖了,我只是做了分内之事。长安的医学革新能顺利推进,全靠陛下的支持。” 她避开李炎的目光,低头看着茶杯里漂浮的桂花,心中有些局促 —— 她没想到,会以这样的方式与李炎重逢。
李恪看出她的紧张,连忙打圆场:“皇兄,你这次来江南,打算待多久?正好院里的枇杷熟了,你可以尝尝,味道比长安的好得多。” 他拿起一串枇杷,递给李炎。
李炎接过枇杷,剥开一个放进嘴里,点了点头:“确实很甜。朕这次来,一是想看看你们在江南过得好不好,二是有件事想和你们说。” 他从锦盒里拿出一本医书,递给林晚星,“这是朕让人整理的《唐本草》修订版,里面补充了很多你之前提到的草药用法和病症治疗方法,你看看,或许对你有用。”
林晚星接过医书,翻开一看,只见上面用朱笔标注了许多修改和补充的内容,有些地方还写着 “林医官建议” 的字样。她心中一阵感动 —— 李炎竟然还记着她之前的建议,还将这些内容补充到了《唐本草》里。
“多谢陛下。” 林晚星抬起头,眼中带着感激,“这本医书对我来说,比任何赏赐都珍贵。”
李炎看着她,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随即又恢复了平和:“朕知道,你们现在的生活很安稳,也不想被长安的事情打扰。所以这次来,朕只是想看看你们,顺便把医书送来。以后,朕不会再打扰你们的生活,只希望你们能在江南,平安顺遂地过下去。”
林晚星心中一暖,之前的局促和不安渐渐消散。她看着李炎,认真地说:“陛下的心意,我和阿恪都明白。虽然我们不在长安,但我们会一直记得陛下的成全和支持。以后若是江南有什么能帮到长安的地方,陛下只管开口。”
李炎点了点头,站起身:“时间不早了,朕也该走了。” 他看向李恪,拍了拍他的肩膀,“阿恪,以后好好照顾晚星,也好好照顾自己。长安的事情,有朕在,你不用担心。”
“皇兄放心,我会的。” 李恪点头,眼中带着不舍,却也明白,这是最好的结局。
三人走出医馆,村民们看到李炎,都好奇地围了过来。张婶走上前,笑着问:“林大夫,这位是你的朋友吗?看着面生得很,是从长安来的吧?”
林晚星笑着点头:“是啊,他是我们的朋友,来江南游玩的。” 李炎也对着村民们拱手行礼,语气温和:“我是第一次来乌镇,这里的风景很美,村民们也很热情,真是个好地方。”
村民们被他的客气逗得笑了起来,纷纷邀请他留下吃饭:“既然是林大夫的朋友,就留下吃顿便饭吧,我们去河里捞几条新鲜的鱼,再炒几个青菜,味道肯定好!”
李炎笑着推辞:“多谢大家的好意,只是我还有事要去镇上,下次有机会再品尝大家的手艺。” 他又看了看林晚星和李恪,轻声道:“那我就先走了,你们多保重。”
看着李炎渐渐远去的背影,林晚星心中突然释然。她知道,李炎这次来江南,不仅是为了送医书,更是为了彻底放下过去的情感,给彼此一个圆满的交代。从今往后,他们将各自安好,在不同的地方,守护着自己心中的 “大唐”—— 李炎守护着长安的江山社稷,而她和李恪,守护着江南的一方百姓和安稳生活。
“别想了,他能来看看我们,就已经很好了。” 李恪握住她的手,轻声说,“我们去摘枇杷吧,再晚些,就要被村里的孩子们摘光了。”
林晚星点头,跟着李恪走进院子。阳光洒在枇杷树上,金黄的果实闪闪发光。她看着李恪忙碌的身影,又看了看远处村民们劳作的场景,心中满是幸福。她知道,这场跨越千年的穿越,虽然经历了许多波折和困难,但最终,她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幸福和归宿。
接下来的日子,林晚星和李恪的生活依旧平静而充实。医馆的生意越来越红火,甚至有不少从外地来的患者,专门来乌镇找她看病。林晚星也没有停下医学研究的脚步,她结合江南的气候和常见病症,修订了更多的医书和图谱,还教村里的年轻人学习医术,希望能将自己的知识传承下去。
李恪则在村里开设了一个小型的书院,教孩子们读书写字。他还从长安带来了一些种子,在村里开辟了一片试验田,试种北方的农作物,希望能帮助村民们提高收成。村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乌镇也渐渐成为了江南有名的 “安康小镇”,不少人都慕名而来,想要在这里定居。
这天,林晚星正在医馆给一个孩子看病,突然听到外面传来一阵欢呼声。她走出医馆一看,只见村民们抬着一个巨大的牌匾,上面写着 “仁心济世” 四个大字,正朝着医馆走来。张婶走在最前面,笑着说:“林大夫,李公子,这是我们全村人凑钱做的牌匾,感谢你们为乌镇做的一切!”
林晚星和李恪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感动。林晚星走上前,握住张婶的手,眼眶泛红:“谢谢大家,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能和大家一起,把乌镇建设得这么好,我们也很开心。”
村民们将牌匾挂在医馆门口,锣鼓声和欢呼声回荡在乌镇的上空。林晚星看着眼前的景象,心中满是感慨。她想起刚穿越到唐朝时的迷茫和无助,想起在长安的风雨飘摇,再看看现在的生活 —— 有爱人在身边,有村民们的信任和支持,有自己热爱的医学事业,这就是她梦寐以求的幸福。
晚上,林晚星和李恪坐在院中的枇杷树下,看着天上的明月,喝着桂花酒。“阿恪,你说我们以后会一直在这里吗?” 林晚星靠在他肩上,轻声问。
李恪握住她的手,语气坚定:“会的。我们会在这里慢慢变老,看着村里的孩子们长大,看着医馆和书院越来越好,看着乌镇越来越繁荣。等到我们走不动了,就把医馆和书院交给村里的年轻人,让他们继续守护这里。”
林晚星点头,闭上眼睛,感受着身边的温暖和宁静。她知道,她的故事还在继续,在江南的水畔,在这座充满爱和温暖的小镇上,她会和李恪一起,用医术和爱心,守护着这里的每一个人,每一寸土地,直到永远。
而在遥远的长安,李炎站在御书房的窗前,看着手中从江南送来的书信 —— 信中,林晚星详细描述了乌镇的生活,还有村民们挂牌匾的趣事,字里行间满是幸福。李炎嘴角露出微笑,轻声道:“这样,就很好。” 他将书信小心翼翼地收好,转身走向案前,继续批阅奏折。长安的江山需要他守护,而江南的安稳,就是他对他们最好的祝福。
月光洒在长安的皇宫和江南的小镇上,虽然相隔千里,却同样温暖。三个曾经纠缠不清的人,最终都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幸福和归宿,在各自的世界里,守护着心中的 “大唐”,书写着属于自己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