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文学
一个绿色的小说推荐网站
凡心问道记沈慕禾苏晚晴,凡心问道记在线无弹窗阅读

凡心问道记

作者:张鑫博

字数:117461字

2025-10-08 10:09:31 连载

简介

强烈推荐一本好看的东方仙侠小说——《凡心问道记》!本书以沈慕禾苏晚晴为主角,展开了一段扣人心弦的故事。作者“张鑫博”的文笔流畅,让人沉浸其中。目前小说已更新117461字,千万不要错过!

凡心问道记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夜色在沈慕禾的沉思中渐浓,窗外的月光透过窗棂,在《清静经》的书页上投下一片清辉。他反复咀嚼着“真常应物,真常得性”八字,忽然想起玄谷子曾说“道在自然,情亦在自然,堵不如疏,关键在‘不迷’”。

是啊,若因惧怕情爱的牵绊而刻意回避,反倒是落入了“执”的窠臼。修道者并非要做无情之人,而是要在情中保持清明,如《清静经》所言“能遣之者,内观其心,心无其心;外观其形,形无其形”——看清这份情愫的本质,不被它裹挟,便是历练。

想通此节,沈慕禾心头的滞涩豁然开朗。他合上书,对着月光轻声道:“明日,我便去赴宴。”

次日午后,沈慕禾换了一身干净的青布长衫,带着那本柳如烟手抄的诗集,前往柳府。柳府坐落在金陵城的东隅,朱门阔院,门口摆放着两尊石狮,透着大户人家的气派。门房早已接到吩咐,见他来便笑着引他入内。

穿过几重院落,便到了后花园。园子里姹紫嫣红,牡丹、芍药开得正盛,香气袭人。宾客不多,皆是些文人雅士与商界友人,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或赏花,或品茗,或吟诗作对,一派风雅。

柳如烟正站在一丛白牡丹前,穿着月白色的衣裙,与周围的繁花相映,更显清丽脱俗。她看到沈慕禾,眼睛一亮,快步迎了上来:“沈先生,你来了。”

“叨扰柳姑娘了。”沈慕禾拱手行礼,将诗集递还给她,“姑娘的字与画皆佳,只是在下才疏学浅,不敢久存。”

柳如烟接过诗集,脸上掠过一丝讶异,随即笑道:“先生若是喜欢,我再抄一本便是。”她引着沈慕禾往园内走,“家父在那边与几位先生说话,我带你去见见?”

沈慕禾点头应下。柳员外是个面容和善的中年男子,见女儿引着沈慕禾过来,便笑着介绍:“这位是沈慕禾沈先生,才学出众,也是清风楼张楼主的好友。”又对沈慕禾道,“这是小女如烟。”

席间的几位宾客中,有个身着锦袍的年轻公子,是金陵知府的儿子王公子。他一直盯着柳如烟,见她对沈慕禾态度亲昵,眼里便多了几分不善,阴阳怪气地说:“柳伯父,这位沈先生看着面生得很,不知是哪里的才子?”

沈慕禾尚未开口,柳如烟便笑着道:“沈先生是隐士高人,不求功名,却比许多酸儒更懂学问。”

王公子显然不悦,端起茶杯呷了一口:“哦?不知沈先生懂哪些学问?是诗词歌赋,还是经史子集?”他这话看似请教,实则带着轻视,暗指沈慕禾出身低微,难登大雅之堂。

沈慕禾淡然一笑:“在下不懂什么高深学问,只懂些‘无用之用’。比如看这牡丹,常人赏其色,在下却知其根可入药,能活血化瘀;看这流水,常人叹其逝,在下却知其能载舟亦能覆舟,顺势而为方得长久。”

这话看似平淡,却透着一股通透的哲理,几位年长的文人听了,都忍不住点头称赞:“沈先生此言有理,‘无用之用,是为大用’,这才是真学问。”

王公子脸色一僵,没想到沈慕禾竟能说出这番话,一时语塞。柳员外打圆场道:“沈先生见解独到,来,咱们品这新茶。”

宴席开始后,众人入席。王公子显然没放弃,借着酒意提议作诗,指定要以“牡丹”为题,想让沈慕禾出丑。沈慕禾并不推辞,略一沉吟便吟道:“庭前牡丹艳,风雨亦摧之。唯有根下土,默默护花姿。”

诗中没有描绘牡丹的艳丽,却点出“根基”的重要,寓意深远。众人听了,纷纷叫好。王公子自己作的诗虽辞藻华丽,却显得空洞,相形见绌之下,脸色越发难看。

柳如烟看着沈慕禾,眼里满是欣赏。她知道沈慕禾并非刻意针对王公子,只是随口吟出心中所想,这份从容与通透,正是她所欣赏的。

宴席过半,柳如烟拉着沈慕禾到园中小径散步,避开了喧闹。“先生方才的诗,真好。”她轻声道,“不像那些只会堆砌辞藻的人,先生的诗里,有道理。”

“只是随口一说。”沈慕禾看着脚下的石板路,“就像这花,开得再艳,若无根基,也经不起风雨。人也一样,名声、地位皆是外物,唯有本心稳固,方能立于世。”

柳如烟停下脚步,转头看着他,月光透过树叶洒在她脸上,映得她眼神格外明亮:“先生可知,我为何常去清风楼?”

沈慕禾摇头。

“因为在那里,听不到虚伪的奉承,看不到刻意的讨好。”柳如烟的声音轻得像叹息,“我爹总说,要我找个门当户对的人家,可我只想找个……能懂‘根下土’的人。”

这话里的暗示,再明显不过。沈慕禾的心猛地一跳,像被投入石子的深潭,荡起圈圈涟漪。他能感觉到柳如烟的气息变得有些急促,那份纯净的温润中,多了一丝炽热的情愫。

他知道,这便是考验的关键时刻。是顺着这份情愫回应,还是狠心推开?

《清静经》的字句在脑海中浮现:“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他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头的悸动,轻声道:“柳姑娘,你是好姑娘,只是……在下所求,与常人不同。”

柳如烟脸上的期待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丝失落:“先生所求,是修道成仙吗?”

“也不全是。”沈慕禾望着远处的星空,“修道,修的是心,是想在这纷纷扰扰的世间,守住一份清明,不被欲望裹挟,不被情爱牵绊。并非无情,而是不敢动情——动情则有牵挂,牵挂则生执念,执念便是修行的阻碍。”

他说得坦诚,没有半分虚伪。柳如烟沉默了片刻,忽然笑了,眼里的失落散去,多了几分释然与敬佩:“先生果然是高人。是我唐突了。”她顿了顿,“但我仍想与先生做个朋友,不知先生肯不肯?”

“求之不得。”沈慕禾松了口气,心中的波澜渐渐平息。他知道,自己没有推开这份情谊,却也守住了本心——朋友之谊,坦荡磊落,无关情爱,便不会成为执念。

两人回到宴席时,王公子正借着酒意纠缠柳如烟,要她陪自己喝酒。柳如烟蹙眉躲闪,王公子却不依不饶,伸手就要去拉她的手腕。

“王公子请自重。”沈慕禾上前一步,挡在柳如烟身前,声音平静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力量。

王公子本就对沈慕禾不满,此刻更是怒火中烧:“你算什么东西?也敢管本公子的事?”他扬手就想打沈慕禾,却被沈慕禾轻轻一挡,手腕便像被铁钳夹住,动弹不得。

沈慕禾并未用力,只是看着他,眼神清澈却带着警示:“公子醉酒,还是早些歇息为好。”说罢,松开了手。

王公子又惊又怒,却发现自己竟丝毫奈何不了沈慕禾,只得悻悻地甩袖而去,临走时还撂下一句:“你给我等着!”

柳如烟感激地看着沈慕禾:“多谢先生。”

“举手之劳。”沈慕禾摇摇头,“时候不早,在下先行告辞。”

柳员外也看出了端倪,知道再留下去恐生事端,便笑着挽留了几句,让管家送沈慕禾出门。

走出柳府,晚风拂面,带着一丝凉意,沈慕禾的头脑愈发清醒。他回头望了一眼那片灯火通明的后花园,想起柳如烟最后那释然的笑容,心里一片平和。

他知道,自己闯过了情关的第一重考验——不是斩断情丝,而是在情动之时,保持清醒,辨明界限,将那份可能滋生执念的情爱,转化为坦荡的友谊。正如《清静经》所言“如此清静,渐入真道”,这“渐”字,便是在红尘的牵绊中,一步步沉淀、清明。

回到清风楼时,张砚山正在灯下看书,见他回来便笑着问:“柳府的赏花宴,如何?”

沈慕禾坐下,给自己倒了杯茶:“还好,见识了些风雅,也遇到了些纷扰。”

张砚山放下书,看着他:“王公子在金陵城横行惯了,你今日得罪了他,怕是会有些麻烦。”

“麻烦也是修行。”沈慕禾坦然道,“若连这点纷扰都经不起,何谈修道?”

张砚山赞许地点头:“玄谷子仙长果然没看错人。你可知,那王公子不仅是知府的儿子,还与城中一个叫‘黑风教’的邪派有些牵连?”

沈慕禾眉头微蹙:“黑风教?”

“那是个打着修道旗号,实则骗取钱财、蛊惑人心的邪派,行事阴狠,不少富商都被他们坑害过。”张砚山的神色严肃起来,“王公子仗着有黑风教撑腰,才敢如此嚣张。你得罪了他,他们怕是不会善罢甘休。”

沈慕禾明白了。这金陵城的红尘,比他想象的更复杂——不仅有贪嗔痴怨的人心,还有披着道袍的邪魔外道。

他握紧了手中的清心佩,一股清凉之意传遍全身。《清静经》里说“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邪不胜正,无论遇到什么邪魔外道,只要守住本心,以正克邪,便是修行。

夜色更深,清风楼外传来几声猫叫,带着几分诡异。沈慕禾知道,麻烦或许已经不远了。但他心中没有丝毫畏惧,只有一种迎接挑战的平静。

这红尘炼心之路,本就布满荆棘。他能做的,便是踏荆棘而行,守本心不变。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