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五章:心跳频率
下午两点,阳光透过朝北的玻璃窗,变得柔和而均匀。林澄按照约定,再次站在了画室门口。这一次,她做了更充分的“战前准备”:平板电脑充满电,传感器待命,内心预设了数十种数据采集场景和应对方案。
她深吸一口气,敲响了门。
“进。”里面传来江述的声音。
推门进去,江述已经支好了画架,画布洁白。他今天穿了一件深灰色的棉麻衬衫,袖口挽得更高,露出线条更清晰的小臂。他指了指画架前一张铺着深色绒布的旧椅子,“坐那里,姿势随你,放松就好。”
林澄依言坐下,身体有些僵硬。她将平板放在膝头,手指悬在屏幕上方,准备随时记录。
“不需要那个。”江述没有看她,正在挤颜料,语气平淡,“当模特的时候,你只需要存在。”
林澄的手指顿住了。【指令冲突:数据采集任务与模特要求不符。】 她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将平板熄屏,放在脚边的地上。失去了数据的屏障,她感觉自己像被剥去了外壳的软体动物,直接暴露在空气中,有些无所适从。
画室里陷入一种奇异的安静。只有画笔与调色板碰撞的轻微声响,画笔划过画布的沙沙声,以及……林澄自己有些过分明晰的心跳声。
她努力维持着固定的坐姿,视线却不由自主地飘向江述。他作画时的神情极为专注,眉眼低垂,所有的精神都凝聚在笔尖与画布之间。那种全神贯注的气场,仿佛在他周围形成了一个无形的领域,隔绝了外界的纷扰。
【观察记录:目标进入高度专注状态,外界干扰阈值提升。可利用此状态进行静态生理数据采集……】 她下意识地在脑中分析。
“不用分析我。”江述忽然开口,目光依旧停留在画布上,仿佛能洞穿她的思绪。
林澄一惊,有种被当场抓获的窘迫。“我没有……”
“你的眼神,”他蘸取了一点钴蓝,在画布上涂抹,“和上次在礼堂偷拍时一样,带着计算和测量。”
林澄哑口无言。她第一次如此清晰地意识到,在江述面前,她的数据盔甲是何等透明。
时间在静谧中缓慢流淌。林澄最初的紧张和不适,渐渐被这种安静所融化。她不能动,不能操作平板,无事可做,只能看着江述,看着光线在空气中投下的尘埃,听着窗外遥远的、模糊的城市噪音。
一种陌生的平静感,如同细小的溪流,悄然漫过她的心田。这不是她独自在图书馆演算时的专注,而是一种……被动的、接纳式的安宁。她甚至能清晰地感觉到,自己那过快的心跳,正一点点恢复到平稳的节律。
不知过了多久,江述停下了笔。
“今天到这里。”
林澄如梦初醒,动了动有些发麻的腿脚。她几乎是迫不及待地拿起地上的平板,点亮屏幕,调出心率监测的历史记录——那是她悄悄开启的。
屏幕上,一条曲线清晰可见。初始阶段剧烈波动(对应她刚进来时的紧张),随后逐渐攀升至一个高峰(对应江述说她“不用分析我”时的窘迫),接着,曲线开始缓慢地、但坚定不移地……下降,最终维持在一个平稳的、低于她日常静息心率的区间。
【数据结论:在持续约1小时45分钟的模特 sessions 中,观测者心率总体呈下降趋势,末期进入深度放松状态。与预设的‘应激反应’模式不符。】
这个结果让林澄愣住了。她预想过各种数据,包括厌恶、忍耐、无聊,却唯独没有预见到“放松”。
她抬起头,看向江述。他正在清洗画笔,背影挺拔而安静。
“怎么了?”他似乎察觉到她的目光,没有回头,问道。
林澄张了张嘴,那个关于心率数据的结论在舌尖转了一圈,又被咽了回去。她第一次,不想用数据来定义刚才的感受。
“没什么。”她低声说,手指默默关掉了平板屏幕。
有些频率,或许真的无法被量化,只能被感知。而第一次,林澄感知到了那存在于数据之外的、危险的宁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