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今天要推的小说名字叫做《星辰予你,皆是璀璨》,是一本十分耐读的青春甜宠作品,围绕着主角林澄江述之间的故事所展开的,作者是肥灰猫。《星辰予你,皆是璀璨》小说完结,作者目前已经写了105909字。
星辰予你,皆是璀璨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
第二章:异常样本
计算机社的活动室位于学校老旧的实验楼三楼,空气中弥漫着尘埃和主机运行散发的微弱热气。与礼堂的喧闹不同,这里只有键盘敲击声和风扇的嗡鸣。
林澄坐在角落的电脑前,屏幕上是她“颜值打分模型”的后台日志。她反复回放着江述看向她的那个瞬间,程序捕捉到的面部特写被放大,清晰得让她无处可逃。
【瞳孔轻微放大:+0.3%】
【视线聚焦度:100%】
【持续时间:2.14秒】
一串串冰冷的数据,却无法解析他当时眼中的情绪。是责备?是戏谑?还是……单纯的好奇?林澄烦躁地关掉图片,这种感觉糟透了,就像运行一个看似完美的程序,却得出了一个无法解释的“Null”值。
“所以说,你开学第一天,就精准‘捕获’了美院那位大名鼎鼎的江述学长?”一个带着调侃的声音在旁边响起。
说话的是计算机社社长张泽,一个顶着乱糟糟头发、眼神里却闪烁着技术狂人光芒的大四学长。他端着两杯速溶咖啡走过来,递给林澄一杯。
林澄接过咖啡,抿了一口,温热的液体让她稍微镇定了一些。“只是数据采集过程中的意外干扰。”她试图用专业的口吻掩饰尴尬。
“干扰?”张泽挑眉,拖过椅子在她旁边坐下,熟练地调出了林澄的程序架构图,“你的模型给他打了9.5分,这已经是系统运行以来的最高分了。而且,根据你的行为日志,你在被他发现后,心跳频率在3秒内提升了28%。这可不是简单的‘干扰’,林澄学妹,这在数据上被称为‘显著应激反应’。”
林澄沉默了一下。张泽说的是事实。江述这个“样本”,从出现开始,就不断挑战着她程序的稳定性和她自身的平静。
“而且,”张泽敲了敲键盘,调出另一份资料,“江述,油画系天才,作品拿奖拿到手软,家世好像也不简单。最关键的是,入学两年,零绯闻,公认的难接近。你的数据采集难度,直接调到了地狱级别。”
林澄看着屏幕上江述寥寥数语的官方介绍,旁边附着一张他获奖时的照片,神情依旧是那种疏离的平静。她回想起他问“构图是否满意”时的语气,那种平静之下蕴含的力量,让她第一次感到自己的数据模型如此苍白无力。
“所以呢?”林澄看向张泽,“采集难度高,不代表没有价值。越是异常的样本,越可能突破现有模型的局限。”
“没错!”张泽眼睛一亮,身体前倾,压低了声音,“所以,我有个提议。你的‘人类情感行为数据库’不是一直缺乏高质量、高复杂度的‘恋爱行为’数据吗?常规的观察和访谈,效率太低,且真实性存疑。”
他顿了顿,语气带着一种技术疯子特有的狂热:“我们为什么不启动一个特别研究项目?就以江述为唯一核心样本,进行深度、近距离的行为数据采集与分析。我们可以称之为……‘高价值个体情感行为深度解析计划’!”
林澄握着咖啡杯的手紧了紧。这个提议大胆得近乎荒谬。但内心深处,那个被江述轻易扰乱的理性堡垒,正发出不甘的鸣响。她的程序因他而出现偏差,她的心跳因他而失控。如果无法理解并量化这种“异常”,她的整个研究体系都将存在一个巨大的、以“江述”命名的漏洞。
“我们需要一个合理的、可持续的近距离观察借口。”林澄沉吟着,理性迅速开始计算可行性,“直接说明研究目的,会被拒绝概率超过95%。”
“这个嘛……”张泽摸着下巴,露出一个狡黠的笑容,“就需要一点策略了。比如,我们可以从‘艺术与科学的跨界合作’入手?毕竟,他搞艺术,你搞数据,这本身就是一个极好的切入点……”
林澄没有立刻回答。她转过头,看向窗外。夕阳的余晖给校园镀上了一层暖金色。她的脑海里,不受控制地再次浮现出江述那双仿佛能看穿一切的眼睛。
理性告诉她,这是一个高风险且不道德的研究提议。但那个无法被数据解释的“心跳异常”,像一根刺,扎在她信奉的逻辑世界里,让她无法忽视。
她深吸一口气,转回头,目光重新落在屏幕中江述的照片上。
“计划书,”她听见自己用尽可能平静的声音说,“需要更详细的方案,包括接触借口、数据采集维度、风险评估以及……伦理边界。”
张泽咧嘴笑了:“没问题!包在我身上。”
林澄不再说话,只是默默地将杯中已经微凉的咖啡一饮而尽。苦涩的味道在舌尖蔓延开。
江述。这个突然闯入她有序世界的“异常样本”,正以一种她无法抗拒的方式,将她引向一个完全未知的,充满变量的实验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