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文学
一个绿色的小说推荐网站

第2章

秋去冬来,太湖成功变成了一个天然大冰箱。曼陀山庄给冻得瓷实,听雨小筑屋檐下挂的冰凌子,比王宁实验室里的玻璃试管还透亮。他裹着把自己包成粽子的厚棉袍,蹲在燃着炭火的静室里,对着面前两本武功秘籍发愁,表情严肃得像是在看两份误差巨大的实验数据。

左边是跟他相依为命好些日子的《基础吐纳诀》,书页泛黄,边角磨损,亲切得像老家用了十年的搪瓷杯。右边是新来的《浩然正气诀》,材质考究,墨迹沉凝,透着一种“我很高级,你不配”的高冷范儿。

更换主修功法?在武林中人看来,这是赌上身家性命的大事,轻则进度龟速,重则内力冲突、走火入魔,现场表演一个“人体自燃”或者“经脉蹦迪”。

但在王·科研狗·宁眼里,这顶多算是一次高风险的“系统版本迭代升级”。风险是有,但只要“实验设计”严谨,“风险预案”充分,那就能搞!毕竟,不敢冒险的研究员,和咸鱼有什么区别?

一、 详尽的“找茬”式对比分析:从“煤炉”到“燃气灶”的跃迁?

王宁没急着开炼《浩然正气诀》。他花了整整三天,对这本新秘籍进行了惨无人道的“拆解”和“找茬”。他掏出一个崭新的笔记本,封面郑重其事地写上:《关于新旧内功体系性能参数对比及潜在风险分析报告(绝密)》。

· 能量采集与转化模式:

· 《基础吐纳诀》(代号:旧版V1.0):核心是“呼吸节奏控制”(细、匀、深、长)+“基础意念引导”(意守丹田)。王宁批注:“稳定,皮实,兼容性好。但效率天花板低得感人。评价:如同老式煤球炉,能取暖,能烧水,但想用它搞工业革命?醒醒。”

· 《浩然正气诀》(代号:新版Alpha测试版):呼吸要求更玄乎(“勿忘勿助”,力求自然深绵),核心卖点是“养气”!要求修炼者存想胸中有一股“浩然之气”,还得“至大至刚”,“配义与道”。王宁看到这里,笔尖顿住了,眉头拧成了麻花:“嘶……引入了精神变量?这不再是单纯的生理能量调动了,开始玩意识干预物质那套了?这算不算从化学能转向了心理-生物能混合动力?有点意思,但…这‘义’和‘道’的驱动包上哪下载去?有安装教程吗?”

· 内力运行路径与特性:

· V1.0版:运行路线简单粗暴,主打任督二脉小循环,属于“村村通公路”级别,旨在先把路修通。

· Alpha版:路线图复杂得堪比城市地下管网,主干支线密密麻麻,重点开发区是胸腹区域(膻中穴,号称中丹田)。对内力的描述也从V1.0的“温热感”升级成了“充盈”、“沛然”、“醇和”、“绵长”…王宁吐槽:“形容词倒是挺丰富,量化指标一个没有!差评!”

· 核心立意与哲学基础:

· V1.0:朴实无华的实用主义,目标明确——强身健体,打好基础。

· Alpha版:自带儒家哲学皮肤皮肤。“吾善养吾浩然之气”…王宁挠头:“意思是这‘气’还得靠做好人好事、内心充满正义感来充值?这玩意儿怎么量化?难道我修炼前还得先通过思想道德考核?”

“好吧,”王宁合上报告,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初步结论:新版Alpha测试版,理论上限更高,引入了疑似‘意识增益’模组。但操作复杂,对‘驱动程序’(心境)要求苛刻,且存在因‘驱动不兼容’导致系统崩溃(走火入魔)的风险。建议:搭建模拟环境,进行小范围、可控的实际测试。”

二、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是打脸的开始

理论分析完毕,进入实操阶段。王宁没急着运功,而是先把《浩然正气诀》里那些之乎者也的儒家大道理啃了好几遍。什么是“浩然”?怎么“配义与道”?他一个坚信唯物主义的科研人员,对着“直道而行”、“集义所生”这些词发了好久的呆。

“算了,强行理解可能适得其反。”王宁决定发挥主观能动性,“我的‘道’就是探索真理,我的‘义’就是尊重客观规律。这总没错吧?用科研精神驱动‘浩然之气’,没毛病!”

他调整呼吸,摒弃杂念,将心神沉浸到那种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探索欲中。第一次,没感觉。第二次,好像呼吸顺畅了点。第三次,当他真正进入那种心无旁骛、只想搞明白“这玩意儿到底是怎么运转的”状态时,胸口(膻中穴)突然有感觉了!

不是丹田那种下沉的温热,而是一种…温和的、向外微微扩张的充盈感,有点像…喝了一大口温热的、带气儿的苏打水?随之,内力的滋生速度确实加快了,运行起来也更流畅,带着一种沉稳厚重的意味。

“实验成功!精神变量有效!”王宁结束修炼,兴奋地记录数据,“当心境契合‘求索’模式时,内力活性+15%,滋生效率+10%,质感描述:醇厚。备注:此状态暂命名为‘科研狂魔模式’。”

然而,打脸来得飞快。

当他尝试再次进入这种状态时,脑子里却不由自主地飘过念头:“刚才那种感觉不错,要保持!嗯,我现在算不算‘配义与道’了?这效率能维持多久?要不要测一下极限?” 就这么一分心,胸口那团“苏打水”感觉瞬间漏气了,内力运行也重新变得平平无奇,甚至还带了点滞涩感。

王宁:“……”

他面无表情地在实验记录上补充:“干扰因素确认:自我审视与刻意追求会显著干扰‘科研狂魔模式’的稳定性。结论:此状态需‘无心插柳’,不能‘刻意栽花’。修炼难度:从‘困难’升级为‘非常困难’。”

三、 下人们眼中的“走火入魔”前兆

王宁这段时间的怪异举动,自然落入了听雨小筑下人们的眼中。

丫鬟小翠一边扫着院子里的雪,一边对管事妈妈低声说:“妈妈,您发现没?公子最近好像…有点不对劲。”

管事妈妈紧张地凑过来:“怎么了?可是练功出了岔子?”

“那倒不是,”小翠压低声音,“就是…他有时候对着空气点头摇头,嘴里还念念有词,说什么‘变量’、‘参数’、‘效率提升百分之十五’…还有一次,我给他送炭火,看见他拿着毛笔在纸上画了好多歪歪扭扭的线,跟鬼画符似的,还说什么‘经脉网络拓扑图优化’…”

另一个小厮插嘴道:“对对对!我还看见公子有时候坐在那儿一动不动,表情一会儿欣喜若狂,一会儿愁眉苦脸,跟中了邪一样。前天晚上,我起夜,还听到他房里传来一声哀嚎,说什么‘又冲突了!这破驱动!’吓死我了!”

管事妈妈听得心惊肉跳,双手合十:“阿弥陀佛,菩萨保佑!公子这别是练功太勤,伤了心神吧?这可如何是好?要不要禀报夫人?”

小翠连忙摆手:“可别!公子清醒的时候很正常,还让我去找些…呃…《黄帝内经》、《人体经络详解》之类的医书呢。他说他在…在‘搞研究’。”

“研究?”管事妈妈一脸茫然,“研究啥能把人研究成这样?”

下人们面面相觑,最终达成共识:公子是个有大学问的怪人,他做的事情他们不懂,但只要他没真的原地爆炸,他们就只能小心翼翼地伺候着,顺便在心里默默祈祷。

四、 融汇百家?不,是拆家!初号机“求真诀”的艰难组装

在经历了无数次“驱动失灵”、“系统卡顿”甚至几次轻微的“经脉短路”(表现为某条经络突然酸麻一下)后,王宁终于认清了现实:直接照搬《浩然正气诀》不行,他的“科研脑”和那种需要“自然而然”、“勿忘勿助”的意境天生犯冲。

但让他退回去用《基础吐纳诀》?那更不可能。

唯一的出路,就是自己搞一套!

他将这门尚在娘胎里就历经磨难的内功,正式命名为——《求真诀》。名字很正经,但研发过程堪称一场灾难。

立意与核心:

· 核心追求: “求真”——探索客观规律。这既是信念,也是他能稳定触发“精神增益”的锚点。

· 哲学基础: 坚持“唯物”底盘(肉体、能量是基础),优化“唯心”驱动(用“探索欲”和“理性”替代模糊的“浩然”)。

功法框架的灾难性搭建过程:

1. 能量采集(筑基篇):

· 本想结合《基础吐纳诀》的稳定和《浩然正气诀》的自然。结果一上手,呼吸节奏就乱了套,不是忘了“细匀深长”,就是刻意追求“自然”导致呼吸紊乱,好几次差点把自己憋过去。王宁痛定思痛,决定抓大放小,优先保证氧气供应(呼吸顺畅),能量转化效率暂时搁置。解决了基本的“喘气儿”问题。

2. 能量运行与锤炼(行气篇):

· 这是他“作死”的重灾区。他嫌弃《浩然正气诀》的路线太固定,不够“智能”,非要搞什么 “动态路径优化” 。美其名曰让内力根据身体实时状态自适应选择最优路径。

· 结果就是,内力在他的“英明”指挥下,像一群无头苍蝇,一会儿冲进一条从来没开发过的细小经脉,卡住了,胀痛!一会儿又在两条主脉交汇处犹豫不决,导致交通堵塞,憋得他满脸通红。

· 最惊险的一次,他试图引导内力探索一条据说能提升感知的偏门支脉,结果内力进去后像是掉进了迷宫,差点回不来,吓得他赶紧切回《基础吐纳诀》的保守路线,才把那缕迷路的内力“捞”回来。事后他心有余悸地在笔记上写:“警告!‘动态路径优化’风险极高,等同于让新手程序员直接写内核代码!必须设立‘安全边界’,仅在主干道附近进行微调!”

· 至于 “数据化锤炼” ,想法很美好,感知不同经脉的“阻力系数”、“流速”。实际操作起来,他大部分时间都在跟“这到底是0.7的阻力还是0.75的阻力?”这种问题较劲,感知得头晕眼花,数据没记下多少,精神力消耗巨大。

3. 心法与意境(养气篇):

· 这是相对顺利的部分。当他放弃刻意追求“浩然”,而是真正沉浸于“理解内力运行规律”、“解析身体奥秘”时,那种胸口的“苏打水”充盈感反而会自然而然地出现,内力也变得听话不少。他将这种状⊹꙳ ˶˙ᵕ˙˶ ⊹꙳态称为 “内视研究模式” 。

· 他尝试观想内力是闪烁的“信息-能量单元”数据流。第一次观想,内力真的变得灵动了一些,控制精度有所提升!他还没来得及高兴,就发现维持这种高度抽象的观想,极其耗费心神,不到一刻钟就头晕脑胀,像是连续加了三天班。

· “结论,”王宁有气无力地记录,“‘数据流观想法’对控制力有增益,但属于高负载运算,不可持久。需寻找低功耗的替代观想方案,或作为关键时刻的爆发技能。”

五、 “初号机”的首次启动与…死机

经过无数次调试、修改、崩溃、重启,王宁终于攒出了一个《求真诀》的 “初号机预览版V0.1” 。这个版本充满了各种“妥协”和“临时补丁”,比如动态路径优化被限制在极小的范围,数据化锤炼改为只在状态好时偶尔进行,观想法也换成了更简单的“精密仪器扫描全身”意象。

在一个风雪交加的深夜,王宁决定进行第一次全流程试运行。

他深吸一口气,排除杂念(尽量),启动了“内视研究模式”。呼吸调整到稳定状态,意念开始引导那丝微弱的内力,沿着他精心设计(且布满补丁)的新路线图缓缓前进。

一开始还算顺利,内力乖巧地沿着主干道流淌,偶尔在允许的“微调区”试探一下,带来一些新的感知。胸口的“苏打水”感也若有若无地浮现。

“很好,很好…保持住…”王宁心中默念,“运行到三分之一处…注意那个容易堵塞的节点…绕过去…对…感知数据…呃,算了,今天先不感知了,保稳定…”

一切似乎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然而,就在内力运行到接近尾声,即将完成一个新设计的、旨在提升能量回收效率的小循环时,意外发生了。可能是由于这个新循环的设计还不够完美,存在某个微小的结构性缺陷;也可能是他持续维持“内视研究模式”消耗了太多心神,导致对内力末梢的控制力下降。那缕内力在循环的某个拐角处,突然像是被什么东西绊了一下,猛地一滞,然后…失控地轻轻震荡了一下。

“嗡…”

王宁只觉得耳中一声微不可察的轻鸣,脑袋里像是被一根小针轻轻扎了一下,虽然不疼,但那种失控感让他瞬间惊出一身冷汗。刚刚还流畅运行的内力瞬间有散逸的迹象,胸口那点充盈感也消失无踪。

他赶紧强行切回最基础的《基础吐纳诀》收功路线,像安抚受惊的小动物一样,小心翼翼地将那缕不听话的内力引导回安全的丹田。

静室里,只剩下炭火噼啪声和王宁有些粗重的呼吸。

他睁开眼睛,抹了把额头上并不存在的冷汗,脸上没有沮丧,反而露出一丝苦笑和…兴奋?

“好吧,‘初号机’V0.1版本首次全流程压力测试,完成度85%。在最终阶段因未知原因出现‘内核轻微抖动’,导致系统保护性重启。”他拿出笔记,认真地写道,“问题定位:新循环回路设计存在潜在缺陷,或与当前精神力续航不足有关。解决方案:优化回路设计,加强精神力锻炼(冥想法?)。总体评价:首次启动未造成严重硬件(经脉)损伤,部分功能(控制精度、能量活性)验证有效,项目…前景乐观!”

窗外,风雪依旧。静室内,王宁看着自己写满各种符号、箭头和批注的《求真诀设计草稿》,长长地舒了口气。

虽然困难重重,虽然“初代机”第一次跑起来就差点死机,但一个全新的、属于他自己的起点,就在这个不断试错、不断打脸、又不断爬起来的冬夜,算是…勉强踉跄地,开始了。

寒冬深重,听雨小筑的屋檐下冰棱垂挂如剑。王宁盘坐静室,周身环绕着一种与以往截然不同的气息。经过几天的归纳改良,比“初代机”更进一步完善的《求真诀》初次运转,让他体验到了前所未有的畅快。

王宁闭目凝神,将意识沉入体内。与修炼《浩然正气诀》时那种充盈光明的感觉不同,《求真诀》带来的是一种极其精细的感知。他仿佛能”看到”内力在经脉中流动的每一个细节——那些以往只能模糊感受的能量流,此刻在他意识中化作无数闪烁的数据点,沿着复杂的生物网络有序运行。

“能量单元密度:每立方毫米约1200个活性粒子;流速:主经脉3.2厘米/秒,支脉1.8厘米/秒;温度梯度:丹田38.2℃,膻中37.8℃,四肢末端35.1℃…”

王宁在心中默默记录着这些以往无法量化的参数。《求真诀》的最大突破,就是让他能够以前所未有的精度感知和调控内力。这不再是模糊的”气感”,而是具体的、可测量的能量流动。

突然,他注意到一个异常现象:当内力流经手太阴肺经时,在某几个穴位处出现了轻微的湍流。

“有意思,经络中也有’阻力系数’的概念。”王宁立即调整意念,引导内力绕过那些阻力较大的区域,选择更为通畅的路径。这种动态路径优化是《求真诀》的核心创新之一——不再僵化地遵循固定路线,而是根据实时情况选择最优通路。

三个时辰后,王宁缓缓收功。睁开眼睛的刹那,他感到世界变得格外清晰。不是视觉上的变化,而是感知的精度提升了。他能敏锐地察觉到空气中温度微小的波动,能听到远处竹叶上积雪滑落的细微声响。

“感知灵敏度提升约40%,数据处理能力显著增强。”王宁在实验日志上记录,”《求真诀》对神经系统的优化效果超出预期。”

他走到书桌前,开始绘制刚才观察到的内力流动图谱。这不是传统武学中的经络图,而更像是一张生物能量网络拓扑图,上面标注着各个节点的通量容量、延迟时间和能量损耗。

“如果把这个系统看作一个分布式计算网络,”王宁若有所思,”那么内力就是在这个网络中流动的数据包。不同的功法,就是不同的路由协议和数据处理算法。”

这个想法让他兴奋不已。如果这个假设成立,那么武学的很多奥秘都可以用信息理论来解释。内力的性质差异,不过是采用了不同的编码方式和传输协议;轻功的高速移动,是优化了数据的实时处理和响应机制;而某些神奇的武学特效,可能是运用了特殊的加密算法或错误纠正码。

接下来的几天,王宁沉浸在《求真诀》的深度测试中。他发现这门自创功法具有几个显著特点:

一、自适应学习能力

随着修炼次数的增加,《求真诀》似乎能够”学习”王宁的身体特征。每次运转时,它都会自动避开那些阻力较大的经络区域,选择更加高效的路径。这种自适应优化让修炼效率以每天5%左右的速度提升。

二、多任务处理能力

传统内功心法通常要求修炼者全神贯注,但《求真诀》却允许王宁在运转内力的同时进行其他活动。他可以在绘制经络图谱、记录实验数据的同时保持内力循环,两者互不干扰。

“这证明内力运转可以进入后台自动化模式,”王宁分析,”意识只需要进行高层监督,不需要介入每一个细节。”

三、模块化设计理念

《求真诀》的另一个创新是模块化。王宁将整个内力系统分为采集、存储、处理、输出四大模块,每个模块都可以独立优化和升级。比如今天专注于提升能量采集效率,明天研究如何优化存储密度。

这天下午,王宁决定进行一次实战测试。他来到院中,面对那个特制的测力沙袋。

深吸一口气,《求真诀》内力自然流转。与以往需要刻意运气不同,此刻的内力仿佛有了自主意识,随着他的意念自动汇聚到右拳。出拳的瞬间,王宁能清晰地感知到内力如何从丹田出发,经过优化路径直达拳面,在接触沙袋的刹那如何爆发释放。

“砰!”沙袋剧烈晃动,上面的刻度指针指向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数字。

“拳劲提升62%,能量利用效率提升45%。”王宁冷静地记录数据,”证明动态路径优化确实能减少内力传输损耗。”

更让他惊喜的是,这一拳之后,内力几乎瞬间就恢复了正常循环,没有出现传统武学中常见的”回气”时间。

“分布式系统的优势显现了,”王宁心想,”当一个节点输出能量时,其他节点仍在继续工作,保证了系统的持续运转。”

傍晚时分,王宁在灯下继续完善《求真诀》的理论框架。他将这些天的发现整理成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

内力信息论:

1. 内力本质是一种生物信息能量,既遵循物理规律,又可被意识调控

2. 经络系统是生物体内的天然信息网络

3. 不同功法是不同的信息处理和传输协议

4. 武学境界的提升,本质是信息处理能力的升级

《求真诀》三大定律:

1. 能量-信息等价原理:内力同时具有能量和信息的双重属性

2. 意识调制原理:特定意识状态可以优化内力的信息结构

3. 路径最优原理:内力会自动寻找能量损耗最低的运行路径

写下这些理论时,王宁感到一种深层的满足。这不仅仅是一门武功的创造,更是一个完整理论体系的建立。他用科学的语言,解释了那些在武侠世界中被视为玄妙莫测的现象。

夜深了,王宁站在窗前,看着庭院中积雪反射的月光。《求真诀》的初步成功,证明了他的方向是正确的。武学不是神秘主义的领域,而是另一个等待被科学解析的复杂系统。

“下一个目标,”王宁轻声自语,”应该是尝试将这种’数据流内力’应用到具体的武技中。”

他想到琅嬛玉洞中那些精妙的招式图谱,想到如何用信息论重新诠释那些看似神奇的武学效果。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在他面前展开,充满了未知的挑战和机遇。

寒冷的冬夜里,听雨小筑的灯光一直亮到天明。王宁伏案工作的身影映在窗纸上,如同一幅科学探索者的剪影。在这个武侠世界中,他正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揭开武学的神秘面纱。

而这一切,仅仅是个开始!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