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男女主角是杨巧映的连载年代小说《穿成七零老太,四儿四女子孙满堂》是由作者“长乐v”创作编写,喜欢看年代小说的书友们速来,目前这本书已更新106424字。《穿成七零老太,四儿四女子孙满堂杨巧映大结局更新了吗?免费看》就在下方,点即看!
穿成七零老太,四儿四女子孙满堂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贺大舟脸色十分纠结,杨巧映也不逼他现在就说什么,说时候不早了,赶紧休息,明天再好好说话。
她这话惊醒了贺大舟:“妈,我就不休息了,我要回去,明天还要去上工。”
不然别人一看他们一家几口都不出现,肯定会议论的,他也不想家丑外扬。
而且他要是不回去就挣不了工分,他不舍得那一份工分,他还没带口粮过来,他们娘几个在这边吃吃喝喝就够过分了,他不能也在这边混吃混喝。
杨巧映:“回去也不急这一会,你一个人摸黑回去不安全,天亮了再回去。”
贺大舟点头答应了,不好意思的掏出五毛钱,说是他们娘几个在这边住两天的伙食费。
杨巧映没收,但也知道他不会心安理得地接受,就说:“让他们来我这边帮着干活,挣的工分也归我们,这就平了,那里还要出钱,你别觉得占便宜了,我可会使唤人了。”
这话一出,贺大舟他们都笑了。
贺丰年挠了挠后脑勺:“外婆,我不怕使唤,我干活又快又好。”
杨巧映笑着点头:“好,我记下了,快去睡吧,等下天亮了。”
凑合挤着睡了两个小时,天刚蒙蒙亮,贺大舟就回去了,其他人也很快醒来,贺家几个孩子逢年过节都会跟着他们妈妈回外家,对这边并不陌生,也不把这次打架的事看的多严重,睡了一觉,心情很好,嘻嘻哈哈的和兄弟姐妹们说笑,早饭吃的很香。
俗话说的好,靠山吃山,靠海吃海。
他们在海边,打鱼方便,土地贫瘠,整个大队并不富裕——他们并不是临近港城的小渔村,现在还吃不到那边的福利。
正经的粮食产出不了多少,也没有什么油腥,在肚子里没有多少油水的时候,吃海鲜并不是多么享受的一件事。
来到乌连大队,别的不说,红薯是不缺的,而且还有各种香喷喷的小零嘴,外婆看他们吃完早饭就给他们兄妹四个一人塞了几片饼干:“这是你们六姨给的,其他人都尝过了,你们也尝尝。”
杨三梅:“六妹回来了?中秋还没到吧?”
她好几年中秋都没回来过了。
杨巧映:“没回来,是我有点事让她帮忙打听去了市里一趟。”
杨三梅:“……”六妹还是熟悉的味道。
“妈,我去下地了。”
杨巧映本来想让她在家干活的,她脸上的伤这么明显,别人看到肯定会问的,但转念一想又没拦着。
她在家里也会被人看到,看到又怎么了,这伤又不是见不得人的,和妯娌打架,也不是什么稀罕事。
“去吧去吧,别太累了,跟你嫂子一块吧,差不多了就回来。”
杨三梅不在意的挥了挥手:“妈,你当我是小孩子啊,还要你叮嘱这个。”
果然,很快刘三妹就凑了过来:“你家老三回娘家了,怎么还带伤,是跟她妯娌打架了?”
她没说是跟她男人打架了,因为虽然贺大舟出发的早,还是被人看到了,他脸上也有伤,要是夫妻对殴,他怎么还会连夜送对象孩子回岳家呢。
杨巧映:“是啊,她那两个弟妹手伸太长了,三梅就跟她们干了一架。”
刘三妹兴致勃勃:“赢了没,要不是娘家给她撑腰?”都带着孩子回娘家住了,不是一般的小打小闹了。
杨巧映摆了摆手:“要是有必要那肯定要,看下面怎么做吧。”
她看到了贺大舟对分家的心动和纠结,分家,这确实是大事,不是说干就能成的,但他已经心动了,就算这回不成,还有下回。
除非他想一直吃亏下去,不然贺家安宁不了。
杨三梅在娘家难得的松快了下来,暂时把婆家的烦心事儿抛到脑后,知道大丫去学裁缝后,说了一句恭喜,还把带来的布料给了她:“你丰年哥的衣服就拜托你了。”
她已经看到了大丫先做好的给二丫的衣服,她看着挺好,把这布料让她发挥,她放心。
大丫倍感压力:“我会好好做的,等我做好了三丫的衣服再给丰年哥做成吗?”
三丫的那件新衣服要在开学上初中前做好,贺丰年这身衣服却是做来结婚的,他结婚的好日子在年底,时间比较宽裕。
杨三梅:“当然成了,我们不赶时间,你记得留点布料,他还在长身体。”
大丫点头如蒜:“我知道,我肯定让丰年哥做一个又精神又帅气的新郎官!”
说着心里美滋滋,她感觉自己进步了很多,而且她做衣服之前师傅都会让她画图,动手的时候还会在旁边看着,哪里不好了就让她改,反反复复的改,她不怕繁琐,她有的是耐心。
她很感激师傅,也很感激奶奶,还有隔三差五就去师傅家挑水砍柴的爸妈,大丫这还是自弟弟出生以来,第一次感受到爸妈对她的看重。
因为杨三梅回来,杨巧映又多了一个加餐的理由,去了公社一趟,回来的时候提篮里就多了一大块猪肝、两根猪筒骨。
她拿给陈红秀:“骨头劈开,用火慢慢煨着,晚上再喝汤,这猪肝分两半,一半中午炒了,一半晚上吃。”
这么多一天就吃完了?
陈红秀心里有些不舍,但嘴上一句疑问都没有:“好,妈,我这就收拾。”
猪肝确实多,但吃不完?不可能的,人人都是饭桶。
杨庆安往这边走来,听到了,脸上笑容灿烂,“奶,今天伯公问我三姑回来的事了,问我要不要帮忙,我说先不用。”
嘿,今天又能吃上肉了!
杨巧映点头:“现在是不用,等猪肝炒好了,你端一碗给你伯公送去。”
按理来说娘家给杨三梅出头也说的过去,但这不是撺掇着贺大舟回去分家吗,要是能分家,这出不出头暂时就没那么重要了。
这口气没出去,更有利他们下定决心分家。
中午杨三梅看到那一盘冒尖的猪肝,感动的眼眶顿时红了:“妈……”
杨巧映轻轻拍了拍她的手:“出血了,吃点猪肝补补,你看看你多瘦,还有几个孩子,都瘦成什么样了,多吃点。”
杨大山:“对,丰年,你们都多吃点,别客气。”
杨四河:“客气了少吃的是自己。”
其他人都不说话,埋头苦吃,不提他们的狼吞虎咽,那一头贺大舟回去,他爸贺贵看到他回来面上不显,心里也松了一口气,他可不想闹大了家丑外扬。
儿媳妇带着孩子回娘家住几天还能解释,但要是儿子也跟着去那边一去不回,那就解释不通了。
而且他也心中有数,知道是谁不占理,他不想被人指指点点。
贺大舟回来后沉默的干活,一边干活,一边想他岳母说的话,分家?
他提了他爸会同意吗?
他肯定不会答应的。
他觉得儿子提分家是儿子不孝,以前他大哥提过一次,闹的很难看,分家没成,他大哥的风评在村里还变差了,说他提分家把爸给气病了,他这回要是提,他爸多半又是这一套。
贺大舟还在纠结,但他回来这行为却助长了他两个弟弟弟媳的嚣张气焰。
在吃饭的时候,他三弟媳看到就他一个人,就质问了起来:“二哥,二嫂怎么不回来,是不是故意逃避劳动不想干活,就使小性子带着孩子回娘家?”
四弟媳:“对啊,二哥,你要好好教教二嫂了,她又不是小孩子了,怎么还这样,她不知道这样家里的工分就少了,到时候她要少吃几顿才行。”
四弟:“不少吃几顿也行,二哥你要么加倍把工分补回来,要么把那块布拿出来,不然我就去大队部告状,让大家都知道二嫂躲懒回娘家。”
从他们开口,贺大舟就捏紧了拳头,听到四弟这么说,怒气彻底爆发,一个拳头就印上了他的眼眶,他的眼眶本来就青了一只,他这就给他来个对称!
他四弟应声倒地,四弟媳尖叫一声,立刻扑了过来:“你居然打人,三哥你还干看着,你亲弟弟被人媳妇了你看不到啊!”
贺大舟:“大哥!”
就四弟有亲兄弟吗,他也有!
这下双方继续打成一团,男的跟男的打,女的跟女的打,不过这回因为杨三梅不在,大嫂那边占不到上风。
但她也不会吃亏,大嫂的儿子儿媳都大了,要是大嫂吃亏了,她们不会干看着。
贺大舟别的人不管,就只盯着四弟一人打,他不打别的地方,专打脸。
他四弟是后妈最偏心的小儿子,在兄弟里干活最少,力气也没贺大舟大,被打的哭爹喊娘。
贺大舟爸和后妈在那里喊着停,贺大舟都当做没听到,直到他后娘扑了上来挡在四弟跟前,他才停手。
“老四啊,我的心肝啊,你这二哥狼心狗肺要打死你啊,老二,你打,你有本事打死我!”
贺大舟收了拳头:“老四,你再说一句不中听的,你就再试试我拳头硬不硬!”
贺贵:“……”
他脸色铁青,真是反了天了,“老二,你眼里还有没有我这个当爸的?”说着,随手就扔了一个盘子过来。
贺大舟可不会站在那里不动,跳开:“老四开口的时候眼里没有我这个当哥的,我教训他是应该的。”
说到这里,他豁然开朗。
爸打他这个当儿子的天经地义,他当哥的打弟弟也是天经地义!
难道后妈还能一直把她儿子当小鸡护在身后?
他很快就和他大哥贺大帆达成了同盟。
他们兄弟两个在这个家里的日子都不好过,他哥因为顶了个长子的名头,比他受到的刁难还要多,他当初结婚都是靠自己努力找到的,不然他就要被迫娶一个寡妇。
他无时无刻不想分家,现在二弟有了这个好主意,那就这么做。
只要三弟四弟他们一有不中听的,那就打!
他们兄弟能压着他们两个打,爸妈插手了,就暂时收手,回头继续!
就看三弟四弟有多耐打了。
很快,他们两个就成了猪头。
贺大舟他们两个也有伤,但看着没那么严重,他后妈眼睛都哭肿了,坐在院子里哭他们两个不孝,贺贵被气的手都发抖,他想教训这两个逆子,但他们会躲。
那边发生了什么杨巧映不知道,她用着给他们补身体的理由每天加餐。
杨二川放假回来的时候看到家里吃这么好都吃了一惊,开玩笑道:“妈,受伤了就有肉吃,回头我摔一跤也有肉吃吧?”
杨巧映:“故意摔的肉没有,只有巴掌。”
杨三梅又感动又心虚,她回来白吃白喝,娘家还给她吃这么好,她不好意思啊。
杨巧映:“你回头赶海多捡点,不分是鱼还是菜,晒干了给我,我爱吃。”
杨三梅安心了:“好,我多晒点。”
她第一天住,心安理得,第二天,面色如此,第三天心里有点忐忑,怎么孩子爸还没来接?
这少了多少工分啊。
但让她主动回去也不行,后妈她们气焰得更嚣张了。
第四天她坐立不安了,都这么久了还没来,她公公都不要脸了吗?就放任不管?
但坐立不安的就只有她,其他几个跟着表兄弟姐妹一起干活玩耍,不亦乐乎,尤其是那些小人书,他们只要在家就拿着不肯撒手。
杨六福可得意了:“这些小人书是奶奶从市里带回来的,我们公社都没有!”他还没上学,却认识不少字了,都是这些小人书太精彩的缘故。
看一遍,听姐姐们说一遍,再看一遍,再听姐姐们说一遍,来回反复,听的多了,一些字就认得了。
贺丰年爱不释手:“我之前跟我同学借过一本,其他的他也没有。”
贺丰仓:“大哥,我们什么时候回去,我还没看完,我想看完了再回去。”他不想借回去,因为拿回家去了,那些讨厌的堂兄弟就要来抢了,他又不能一直带在身上。
贺丰年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回去:“抓紧时间看吧,中秋我们还回来的。”
听到这话,贺丰仓才笑了:“好,我看快点。”
在第六天,贺大舟顶着一张青青紫紫的脸来接了,还请杨大山跟杨四河一起过去做见证,他要分家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