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喜欢都市脑洞小说的你,有没有读过这本《神豪觉醒:从摆摊到都市传奇》?作者“白旭1005”以独特的文笔塑造了一个鲜活的陈轩夏灵形象。本书目前连载,赶快加入书架吧!
神豪觉醒:从摆摊到都市传奇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阳光刺得我眯起眼,手还挡在额前,掌心那块金属片的棱角硌着皮肤。我低头看了它一眼,没有扔掉,而是慢慢攥紧,塞进了裤兜。废墟还在眼前,可我知道,蹲在这里,什么都等不来。
我弯腰捡起背包,拉开拉链,取出那半块“云片记”的残牌。木头边缘裂开,字迹被泥水浸染,但我还是把它轻轻摆正,翻过背面,用袖口擦了擦。然后掏出手机,对准它拍了一张照片。快门落下的瞬间,我心里有了方向。
翻开通讯录,手指停在“星辉广场·李经理”那一栏。这是我几个月前帮一个街头艺人协调演出场地时认识的人。当时他只说了一句:“你这人,做事有始有终。”没想到,这句话现在成了我手里唯一的绳索。
我按下拨号键,电话响了三声,接通了。
“李经理,我是陈轩。”我声音很稳,像是早就排练过,“上次您说,有困难可以找你……我现在,真的需要一个机会。”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是你啊。”他的语气有些意外,“听说你那个摊子……出事了?”
“被人砸了。”我说,“设备全毁,食材没了,证件副本也找不到了,补办要时间。但我还能做东西,手艺没丢。我想问问,商场中庭能不能给我一个临时位置,就几天,等我把局面稳住。”
他又沉默了一下。“中庭临时摊位是有规定的,得提前申请,还要资质审核。你现在什么都没有,我很难批。”
我点头,早知道不会容易。“我知道不合规矩。但您见过我做事。我不是那种占便宜的人。我可以签责任书,交押金,每天按时清场。您要不信,我现在就把摊子被砸的照片发您。”
我没等他回应,直接把刚才拍的那张照片发了过去。附了一行字:“这是我被毁的摊子,也是我想守住的东西。”
电话那头传来纸张翻动的声音,像是他在打印什么。“你等我十分钟。”他说,“我去趟现场看看。”
我挂了电话,坐在翻倒的操作台边上,没再看对面那几家“同款”摊子。他们还在叫卖,锅铲敲得热闹,仿佛昨夜那场破坏是场庆功仪式。我不去恨,也没力气去怒。现在唯一能做的,是等一个机会,然后抓住它。
十分钟后,一辆黑色轿车停在巷口。李经理下车,穿着深色夹克,手里拿着我发的照片,对照着眼前的残局,眉头越皱越紧。他蹲下身,捡起一块碎木片,又看了看散落的金属支架。
“是谁干的?”他问。
“不知道。”我说,“但我知道,他们想让我消失。”
他抬头看了我一眼,没说话,站起身环顾四周。“你之前在巷口做了多久?”
“三个月零七天。”
“每天几点出摊?”
“五点二十,雷打不动。”
他点点头,掏出手机打了通电话。“中庭C区角落有个空位,原本是给快闪活动预备的。现在活动延期,空着也是空着。”他顿了顿,“我给你三天,每天早上八点进场,晚上八点前撤摊。电费自理,卫生自己负责。管理费先免,但要是出了问题,立刻清场。”
我站起来,郑重道:“谢谢您。我不会让您失望。”
“我不是帮你。”他把照片还给我,“我是给一个守信的人,留个位置。”
当天下午,我用剩下的钱买了新的保温箱、便携电炉和一批预制品原料。云片糕没法现场蒸制,我改用提前冷藏定型的方式,确保口感不变。桂花浆也全部分装进密封瓶,贴上手写标签。
第二天一早,我背着设备走进星辉广场。中庭人来人往,灯光明亮,地面光洁如镜。我这个背着保温箱、提着竹垫的男人,显得格格不入。保洁阿姨推着清洁车经过,脚步顿了一下,盯着我手里的透明文件袋看了几秒。
里面是那块残破的招牌。
“这字……是你写的?”她忽然开口。
我一愣,点头:“是。”
她没再多说,只轻轻“嗯”了一声,推车走了。但五分钟后,她又折返回来,默默帮我把电源线接到最近的插座上。
摊子搭好了。没有遮阳棚,没有操作台,只有一张折叠桌,一块竹垫,几排密封盒。我将封装好的招牌立在正前方,底下压着一张打印纸:“老城记·云片记,原址重建中。”
第一位顾客是个年轻女孩,穿着商场制服,手里拎着早餐袋。她站在摊前看了很久,才问:“你真是巷口那家?”
“是。”我打开保温箱,取出一块云片糕,切成小块递给她,“您可以先尝。”
她接过,咬了一口,眼睛微微睁大。“味道……没变。”
“摊子没了,但手艺还在。”我说。
她点点头,扫码付款。38元,备注栏里写着:“给巷口的光,续一秒。”
我看着那行字,没说话,只是把新一批密封盒轻轻摆正。
中午时分,人流渐多。有人驻足拍照,有人直接下单。一单、两单、十单……到下午三点,销量突破一百五十份。我默默计算着成本,心里那根绷了两天的弦,终于松了一寸。
李经理路过时停下脚步,看了看摊位前的队伍,又看了看我。“你还真做起来了。”
“只是开始。”我说。
他点点头,转身要走,忽然又回头:“下周有个小型美食市集,商场主办。你要有兴趣,我可以给你留个正式展位。”
我抬头看他。
“别误会,不是白给的。”他笑了笑,“要交保证金,还要提交产品检测报告。但至少,是个机会。”
我笑了下,说:“我会准备好。”
他走后,我低头继续整理订单。手机不断弹出到账提示,一笔笔金额不大,但真实地累积着。我摸了摸裤兜,那块金属片还在。
我把它掏出来,放在掌心看了几秒,然后轻轻放进保温箱的夹层里。
不是纪念,也不是仇恨。是提醒。
提醒我从哪里跌下来,就得从哪里爬回去。
一个穿校服的男孩挤到摊前,踮脚看着密封盒里的云片糕。
“叔叔,”他仰头问我,“你以后还会回巷口吗?”
我低头看他,把最后一块试吃递过去。
“只要还有人想吃,”我说,“我就不会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