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男女主角是沈枫姬紫月的连载架空历史小说《我真不懂治国,可皇帝偏信我啊!》是由作者“不凡之躯”创作编写,喜欢看架空历史小说的书友们速来,目前这本书已更新76640字。
我真不懂治国,可皇帝偏信我啊!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第7章
帝京。
宣阳门下的一处茶馆。
正是午后,茶客们闲聊着京城的奇闻异事,声音嘈杂。
“听说了吗?今科那位状元爷,圣旨下来了!”
一个尖嘴猴腮的吏员压低了声音,脸上满是藏不住的幸灾乐祸。
对面的胖子一口热茶差点喷出来。
“哦?快说说,授了什么官?翰林院修撰,还是詹事府的清贵?”
“都不是!”
吏员神秘地伸出三根手指,又猛地一收。
“工部!虞衡司主事!”
“噗——”
胖子这回真喷了,满桌的瓜子花生遭了殃。
“工部?还是虞衡司?那不是管尺子、秤砣、还有山里木头川里水的破地方吗?”
胖子瞪圆了眼睛,满脸的不可思议。
“堂堂状元郎,去跟木匠铁匠打交道?陛下这是什么意思?我大周开国以来,有状元郎不进翰林院的先例吗?”
“谁说不是呢!”
吏员一拍大腿乐不可支。
“听说是那位状元爷的策论,写得太……太实在,得罪了满朝的清流大儒。陛下这是明升暗降,名为状元实则发配啊!”
“啧啧,这可真是……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然后转头就被发配去量尺子。惨,太惨了!”
两人相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浓浓的笑意。
这桩奇闻,足以成为未来半年帝京官场茶余饭后的最佳谈资。
与此同时,作为谈资中心的沈枫,正拿着一纸任命文书,哼着前世的流行小调,心情愉快地走在前往工部的大道上。
他不懂什么明升暗降,也不懂翰林院的清贵。
在他朴素的认知里,自己一个刚穿越过来的黑户,白捡了状元头衔,现在又分配了工作,有了国家编制,端上了铁饭碗。
这福气还小吗?
至于工部虞衡司是什么地方他也不在乎。
反正都是上班,摸在哪儿不是摸?
工部衙门坐落在皇城之南,占地倒是颇广,只是瞧着有些陈旧。
沈枫一路问询,七拐八绕,终于找到了一个偏僻的院落,门楣上挂着一块褪了色的牌匾——虞衡清吏司。
院子里静悄悄的,几棵老槐树无精打采地立着。
沈枫推开一间公房的门,一股混合着陈年灰尘与发霉书卷的气味扑面而来。
屋里光线昏暗,靠窗的位置坐着一个须发皆白的老吏,正捧着个紫砂壶,眯着眼睛打盹。
另一边,一个三十多岁的青年官员,正百无聊赖地用小刀修着自己的指甲,眼皮都懒得抬一下。
沈枫的到来,像一颗小石子丢进了这潭死水,连个涟漪都没激起。
“咳咳。”
沈枫清了清嗓子。
“请问这里是虞衡司吗?”
那修指甲的青年官员总算斜着眼瞥了他一眼,目光在他崭新的状元官服上停留了片刻,嘴角勾起一抹若有若无的讥讽。
“新来的?文书拿来。”
语气懒散,带着一丝不耐烦。
沈枫将文书递了过去。
青年官员接过来,只看了一眼抬头,便嗤地笑出了声。
“沈枫?哟,原来是新科状元郎大驾光临,下官有失远迎,失敬失敬。”
他嘴上说着失敬,人却还靠在椅子上,动都没动一下,那阴阳怪气的调调,三里地外都能闻到酸味。
打盹的老吏此时也睁开了一只眼,浑浊的眼珠子在沈枫身上转了转,又闭上了,仿佛什么都没发生。
“在下王博,忝为本司主簿。”
青年官员随手一指角落里一张积满灰尘的破桌子。
“沈大人那就是你的位子了。至于做什么嘛……”
王博拉长了声音,从旁边一堆乱七八糟的卷宗里抽出一本最厚的,往桌上一扔,扬起一片灰尘。
“咱们虞衡司也没什么大事,这些都是前朝的旧档,有关各地度量衡的制式考究,有些模糊不清了。状元郎文采斐然,正好,就把这些旧档重新誊录一遍吧。不急,慢慢来,抄个一年半载的,也就差不多了。”
这活儿,根本就是衙门里打杂书吏干的。
让一个状元来干这个,不是羞辱是什么?
王博说完,便好整以暇地抱着手臂,准备欣赏这位天之骄子脸上即将出现的愤怒、屈辱、和不知所措的表情。
他等了三年,三次会试都名落孙山,才托关系进了这冷衙门。
凭什么这个叫沈枫的毛头小子,靠着一篇离经叛道的策论就能一步登天?
现在被发配到这儿,活该!
然而,让他失望的是,沈枫脸上没有半点怒气。
只见这位新科状元郎,竟然露出了一个灿烂的笑容。
“多谢王主簿指点。”
沈枫走到自己的位置,从怀里掏出一块干净的帕子,慢条斯理地擦拭起桌椅上的灰尘。
那认真的模样,仿佛在打扫什么风水宝地。
王博脸上的讥笑僵住了。
这小子什么情况?傻了?
沈枫心里却乐开了花。
我的天!
这是什么神仙工作?
活少,事少,没人管。
工作内容就是抄书,还不定KPI,想抄多久抄多久。
这不就是上辈子梦寐以求的带薪休假,提前过上养老生活吗?
三百两黄金还没花完,现在又领上朝廷俸禄。
那什么公主,简直是活菩萨啊!
他把桌子擦得一尘不染,又把椅子摆正,舒舒服服地坐下,还从自己的包袱里摸出一包帝京有名的“桂花斋”点心,放在桌上。
“来,王主簿,刘老大人,请用点心。”
沈枫热情地招呼道。
王博和那假寐的老吏刘承,彻底懵了。
这剧本不对啊!
他不应该怒发冲冠,拂袖而去,然后去找地方哭诉吗?
怎么还吃上了?
沈枫见他们没反应,也不在意,自己捏起一块桂花糕,有滋有味地吃了起来。
阳光从窗格里透进来,照在他年轻而满足的脸上。
整个公房里,只有他咀嚼点心的细微声音,以及王博和刘承越来越错愕的呼吸声。
刘承那只半睁的眼睛,终于完全睁开了。
他盯着那个吃得正香的状元郎,浑浊的眼神里,第一次透出了一丝看不懂的意味。
这年轻人,究竟是个缺心眼的傻子?
还是说,他是个城府深到可怕的怪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