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琉璃烟火里》是一本引人入胜的小说推荐小说,作者“东山郎”以其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为读者们展现了一个充满想象力的世界。本书的主角林未晞沈砚舟深受读者们的喜爱。目前这本小说已经连载,热爱阅读的你千万不要错过这场精彩的阅读盛宴!
琉璃烟火里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晨雾漫进梧桐巷时,林未晞已经蹲在柜台后捣了半罐滑石粉。青石碾子在粗瓷盆里转得吱呀响,粉末扬起的细尘黏在睫毛上,打个喷嚏都能喷出白雾。她盯着盆里渐渐细腻的粉末,忽然发现指甲缝里的白垢又深了些 —— 昨天用了三捧皂角,搓得指腹发红发皱,那点顽固的滑石粉还是像生了根,在皮肉间钻出细密的痒。
“新来的,你这是在磨面粉?” 隔壁陈叔的蒲扇又准时出现在门框上。他刚修完三把油纸伞,竹骨在晨光里泛着琥珀色的光,“滑石粉要过细筛,不然补到瓷缝里会留颗粒,跟长了疹子似的。”
林未晞从木箱里翻出那面铜丝筛子,筛网的铜锈蹭在掌心,留下青绿色的印子。这是她昨天在古玩街尾的旧货摊淘来的,摊主说原是药铺筛药粉用的,现在倒成了她最金贵的家当。粉末透过筛网落进瓷盆,发出簌簌的轻响,像春蚕在啃食桑叶。
“得筛三遍。” 陈叔不知何时凑了过来,粗布褂子上还沾着伞面上的桐油味,“第一遍去杂质,第二遍找颗粒,第三遍见细度。当年我学修伞骨,光是削竹片就练了半年,师傅说手上没准头,修啥都是白搭。”
林未晞的手腕开始发酸。铜丝筛子比看起来沉得多,筛柄磨得掌心生疼,像是要嵌进骨头里。她想起三天前第一次握这筛子,手抖得像秋风里的落叶,粉末撒了满柜台,陈叔在隔壁看得直咂嘴:“大小姐的手是拿银叉的,哪禁得住这糙活。”
现在她已经能稳稳地端着筛子转圈了。只是指甲缝里的滑石粉越来越顽固,连睡觉时都觉得指尖发痒,像是有无数细小的虫子在爬。昨夜她对着镜子挑指甲缝,台灯的光映出指腹上的茧子,比她从前戴过的任何钻戒都硌得慌。
“歇会儿吧。” 陈叔把一碗绿豆汤放在柜台上,粗瓷碗边缺了个小口,“我那口子熬的,放了冰糖,败火。”
林未晞接过碗时,手腕晃了晃。碗沿的缺口蹭到虎口,传来细微的疼。她小口啜着绿豆汤,甜味里混着点焦糊味,却比她从前喝的燕窝更熨帖。视线落在陈叔的手上,那双手布满裂口,指甲缝里嵌着永远洗不掉的桐油黑,却能灵巧地将断裂的伞骨接得严丝合缝。
“滑石粉进了缝,得用热水泡。” 陈叔用蒲扇指着她的手,“再拿丝瓜瓤搓,比皂角管用。当年我学熬鱼鳔胶,手上的腥气三个月才散,街坊都说我身上带股河鲜味。”
他忽然从口袋里掏出个小布包,里面裹着块灰黑色的东西,看着像块风干的树皮。“这是皂角树的根,捶烂了泡热水,比啥都去油。” 陈叔把布包往她手里塞,“你那双手太嫩,总用皂角伤皮肤。”
林未晞捏着那块粗糙的树根,忽然想起十二岁生日宴上,父亲送她的那套象牙梳具。梳子齿上雕着缠枝莲,梳头时丫鬟总要先在她发间抹上玫瑰精油,生怕木齿刮伤了头皮。那时她哪会想到,有一天自己会蹲在油腻的灶台前,用块树根搓洗满是滑石粉的手。
午后的阳光斜斜切进铺子,在地上投下菱形的光斑。林未晞铺开一张旧报纸,上面摆着七八个小瓷碟,每个碟子里都盛着不同比例的腻子 —— 有的太稀,像融化的猪油;有的太干,结成了硬块;只有最右边那碟,颜色像雨后的天空,稠度刚好能挂住竹刀。
这是她熬了三个通宵的成果。前两晚调的腻子不是开裂就是变色,有次还不小心把矿物颜料打翻在行军床上,蓝紫色的污渍像朵狼狈的花,印在粗布床单上。昨夜她索性搬了张小板凳坐在柜台前,边调边记笔记,煤油灯烧到见底时,终于调出了像样的瓷白色。
“这颜色还差口气。” 老顾爷子不知何时拄着拐杖站在门口,青布长衫的下摆沾着草屑,“青花碗的胎色带点米黄,你这腻子太白,补上去像贴了块膏药。”
林未晞赶紧把小瓷碟往他面前推了推。老人伸出枯瘦的手指,沾了点腻子捻了捻,指腹上的茶渍蹭在瓷白的膏体上,留下淡淡的黄印。“滑石粉里得掺点云母粉,” 他慢悠悠地说,“就像给姑娘扑粉,得掺点珍珠末才显气色。”
他从随身的布袋里掏出个小纸包,里面是亮晶晶的粉末。“这是我前儿在云母矿上托人弄的,” 老顾爷子把纸包递给她,“掺三成进去,保准跟原胎一个色。”
林未晞往腻子里加云母粉时,指尖的滑石粉混着亮晶晶的云母末,像撒了把碎星星。她忽然想起祖父书房里的那盏琉璃灯,灯罩上的碎玻璃在阳光下也是这般闪烁。那时她总嫌打扫麻烦,现在却觉得,这些细小的闪光里,藏着比水晶灯更实在的亮。
傍晚收摊时,林未晞蹲在巷口的石板上洗手。热水冒着白汽,她用丝瓜瓤使劲搓着指甲缝,滑石粉混着泡沫流进排水沟,在水里漾出牛奶似的白。有个背着书包的小姑娘经过,盯着她发红的手看了半天:“阿姨,你的手怎么了?”
林未晞抬头时,看见小姑娘羊角辫上的红绸带,忽然想起自己小时候戴过的珍珠手链。她笑了笑,把手上的泡沫冲干净:“在学变魔术呢,把碎掉的东西变好。”
小姑娘歪着头跑开了,留下个蹦蹦跳跳的背影。林未晞低头看自己的手,指甲缝里还是泛着淡淡的白,掌心里的茧子摸着像块粗砂纸。但她忽然觉得,这双手比任何时候都有力量 —— 它们能握住沉重的铜筛,能调出像样的腻子,能把那些破碎的时光,一点点拼回原来的模样。
夜色漫进铺子时,林未晞把调好的腻子装进陶罐。月光透过窗棂照在罐口,云母粉在瓷白的膏体上闪着微光。她摸了摸指甲缝里残留的滑石粉,忽然想起陈叔说的话:“好手艺都是磨出来的,就像这滑石粉,磨得越细,补出来的缝越匀。”
她往罐口盖了块纱布,听见巷子里传来陈叔收伞架的声音。竹骨碰撞的脆响里,混着远处卖馄饨的梆子声,在潮湿的空气里荡出温暖的涟漪。林未晞靠着柜台坐下,忽然觉得,指甲缝里的那点痒,好像也没那么难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