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如果你正在寻找一本充满奇幻与冒险的历史脑洞小说,那么《大明:朕登基第一战,灭女真!》将是你的不二选择。作者“黎明果果”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关于朱厚照的精彩故事。本书目前已经连载,喜欢阅读的你千万不要错过!
大明:朕登基第一战,灭女真!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宣政殿内。
官员们此时都已经退去。
大殿只剩下三个人。
新任锦衣卫指挥使,吴桐。
东厂提督,曹正淳。
还有一个躲在十二扇山水屏风后面,大气不敢出的女官,柳媚。
朱厚照从龙椅上走下来,踱步到那些人头面前,用脚尖轻轻拨弄了一下其中一颗。
“吴桐。”
“臣在。”
吴桐上前一步,单膝跪地。他是个魁梧的汉子,身上还带着一股沙场上才有的铁锈味。
“朕的锦衣卫,现在有多少人?”
“回陛下,在册六万余人。”
“能打的呢?”
吴桐的头低了下去。
“不足六千。”
朱厚照笑了,只是那笑意让吴桐的后背渗出冷汗。
“六万人,养了五万多个废物点心。”
“世袭制,真是个好东西啊。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饭桶儿混蛋。”
“朕要你,在一个月之内,给朕重整锦衣卫。”
“朕的锦衣卫,要能远征,能监察百官,能护卫天子,能开疆拓土。而不是一群仗着祖宗功劳,在京师里作威作福的二世祖。”
“朕不管你用什么法子,裁撤也好,重组也罢。一个月后,朕要亲至校场检阅。”
“朕要看到的,是一支能让朝臣畏惧,能让敌人胆寒的虎狼之师。”
“听明白了么?”
吴桐的身体震了一下,他抬起头,眼中是压抑不住的激动。
“臣,遵旨!必不负陛下所托!”
朱厚照点了点头,不再理他,转向了另一边的曹正淳。
“曹大伴。”
“奴婢在。”
曹正淳躬着身子,姿态放得极低。
朱厚照从袖子里掏出一本薄薄的册子,丢到他面前。
“这是朕给你画的东厂新饼,哦不,是新规矩。”
曹正淳捡起册子,只是翻开一页,手就抖了一下。
那上面用朱笔画着一个个方框,线条,详细标注了人员架构,职能划分,甚至还有审讯流程的优化图。
这哪里是什么规矩,这分明是一套现代化的特务机构管理方案。
“东厂,朕也给你一个月的时间。”
“朕要它变成朕最锋利的刀,最敏锐的耳朵。”
“京营里不是有很多闲着没事干的精锐吗?内廷的关系,你应该比朕熟。去跟他们‘借’点人来,充实东厂和锦衣卫。”
曹正淳将册子小心翼翼地揣进怀里,如同捧着稀世珍宝。
“奴婢明白。一个月内,奴婢一定给皇爷一个全新的东厂。”
“很好,你们都下去吧。”
“奴婢(臣),告退。”
吴桐和曹正淳退下,空旷的大殿里,只剩下朱厚照一人。
和他以为的只剩一人。
“屏风后面的,还要躲到什么时候?”
朱厚照头也不回地问。
屏风后,一个窈窕的身影哆哆嗦嗦地走了出来,扑通一声跪在地上。
“奴婢……奴婢柳媚,掌管《钦录簿》,并非有意偷听,只是……只是刚才没来得及退出去。”
来人是个女官,年岁不大,约莫十七八岁,一身宫装,面容姣好。
朱厚照转过身,打量着她。
“掌管《钦录簿》的?抬起头来。”
柳媚缓缓抬头,一张梨花带雨的俏脸,我见犹怜。
“偷听朝会,按律当如何处置?”
柳媚的身体抖得更厉害了,但她咬了咬嘴唇,鼓起勇气说道。
“回陛下,按律……当杖毙。”
“那你还有何话说?”
柳…媚心一横,反正都是死,不如搏一把。
“奴婢不想死。”
“奴婢年轻,还漂亮。死了太可惜。”
“奴婢业务熟练,整个司礼监,没人比奴婢更熟悉宫中各位主子的脉络和档册。”
“陛下刚刚登基,身边需要一个信得过,又懂规矩的人伺候。奴婢愿意为陛下分忧,掌管陛下的起居注,整理文书。”
朱厚照被她这番话给逗乐了。
这姑娘,有点意思。求生欲很强嘛。
“哦?你想兼两份差?那饷银怎么算?”
柳媚一愣,没想到皇帝会问这个。
“奴婢……奴婢斗胆,想领两份饷银。”
朱厚照哈哈大笑。
“准了。”
“从今天起,你就负责朕的起居,钦录簿那边,也继续管着。”
“去,给朕端杯茶来,朕有些渴了。”
柳媚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她从地狱到天堂,只用了几句话的时间。
“奴婢……谢陛下隆恩!”
她磕了个头,连忙起身,一溜烟地跑去偏殿准备茶水了。
朱厚照看着她的背影,脸上的笑意收敛。
一个敢在生死关头跟皇帝谈薪资的女人,要么是蠢,要么就是聪明到了极点。
他喜欢用聪明人。
无论是辽东的王守仁,还是殿下的吴桐、曹正淳,又或是这个叫柳媚的女官。
朕的大明,不养闲神。
他重新坐回龙椅,闭上双眼。
扩充锦衣卫和东厂,只是第一步。
从京营抽调精锐,是第二步。
等这两支只属于他自己的力量壮大之后,再把这些经过现代化训练和思想改造的军官、士兵,重新安插回京营的各个关键位置。
到那时,整个京师的兵权,才会真正姓朱。
他要做的,不是跟刘健那些老头子在朝堂上玩心眼,扯嘴皮。
他要的是,当他想推行任何革新时,手里握着能让所有人闭嘴的绝对力量。
……
辽东的战报,如同长了翅膀,一片接着一片飞入京师。
王守仁像个疯子,带着兵在山林里玩起了武装大游行,撵得女真残部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朝鲜国那边也很有眼力见,一看风向不对,立马调转枪头,从背后捅了女真一刀,把人家的粮草辎重烧了个干净。
墙倒众人推,破鼓万人捶。
这道理,亘古不变。
宣政殿。
往日里空旷的大殿,今天被堆得满满当当。
金银珠宝,绫罗绸缎,香料犀角,晃得人睁不开。
十二国使臣,穿着他们各自国家的华丽服饰,趴在地上,头都不敢抬。
琉球国的使臣,更是把他们国王最珍爱的一对白玉珊瑚都给搬来了。
朱厚照从侧殿走出来,龙袍的下摆扫过冰冷的地砖,没有发出一点声响。
他没有坐上龙椅。
他走到那堆积如山的礼物前,随手拿起一份礼单。
“安南国。”
他念出声。
为首的一个使臣身体抖了一下。
“去年,你们的岁贡,晚了四个月。说是路上遇到了风浪。”
“前年,晚了半年,说是国内歉收。”
朱厚照把礼单丢回箱子上,发出“啪”的一声轻响。
“今年,你们倒是准时,还送了俩倍的量。”
“是今年的风,比较顺么?”
安南使臣的汗水,已经浸湿了额前的地毯。
“陛下……陛下息怒,是……是我等往年昏聩,罪该万死!”
朱厚照笑了。
“罪不至死。”
“你们只是在观望,在下注。”
“你们在赌,朕的大明和建州女真,谁能赢。”
“要是女真人赢了,你们这些礼物,就会送到他们的大帐里去,对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