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文学
一个绿色的小说推荐网站
铁皮桶里的时光这本小说怎么样?免费在线阅读试试

铁皮桶里的时光

作者:拾梦虫二

字数:96798字

2025-09-07 10:23:22 连载

简介

铁皮桶里的时光》这本都市日常小说造成的玄念太多,给人看不够的感觉。拾梦虫二虽然没有过多华丽的词造,但是故事起伏迭宕,能够使之引人入胜,主角为小娃叔叔,林晓。喜欢都市日常小说的书友可以一看,《铁皮桶里的时光》小说已经写了96798字,目前连载。

铁皮桶里的时光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九月的风刚吹黄向日葵的花瓣,我就收到了小娃的视频。镜头里的他站在田埂上,手里举着个刚挖出来的红薯,红皮沾着湿泥,比他的脸还大一圈。“叔叔!红薯熟啦!爷爷说最大的这个留着给你,你快回来挖呀!”他的声音裹着风,身后的红薯藤已经泛黄,田埂边的向日葵花盘耷拉着,却还透着金灿灿的暖意。

我当天就订了回老家的车票,收拾行李时特意带上了城里买的糖糕——小娃上次视频里说想吃,还说要分给小伙伴们。车子驶离市区,路边的梧桐叶开始飘落,心里的期待却像田埂里的红薯,一点点胀得满满当当。

刚到村口,就看见小娃和爷爷在红薯地边等。小娃手里拎着那两个铁皮桶,桶沿擦得锃亮,“泥鳅桶”三个字在阳光下格外显眼。“叔叔!你可算来了!”他跑过来,拉着我的手往红薯地走,“你看,我们留了最大的一片,就等你回来一起挖!”

红薯地里,爷爷已经翻好了几垄土,露出的红薯红通通的,像藏在土里的小元宝。小娃拿起小铲子,教我怎么顺着藤的根部挖:“要轻轻挖,不然会把红薯挖破的!”他蹲下来,小铲子在土里慢慢刨,动作比去年熟练多了,不一会儿就挖出一个大红薯,举起来给我看:“叔叔你看,这个是不是比去年的还大?”

我也拿起铲子,跟着他的样子挖。泥土裹着红薯的香气钻进鼻子,指尖触到硬硬的红薯时,心里突然想起小时候——爷爷也是这样教我挖红薯,我总急着把红薯拽出来,结果常常弄断,爷爷就笑着帮我把断了的红薯捡起来,说“没关系,烤着吃一样甜”。如今看着小娃认真的模样,倒像是看到了当年的自己。

那天下午,我们挖了满满两铁皮桶红薯。小娃挑出几个最圆的,说要烤红薯吃:“爷爷说,用田里的土烤出来的红薯最甜!”我们在田埂边挖了个小坑,把红薯放进去,盖上泥土,再点燃旁边的干草。火苗“噼啪”响着,红薯的香味慢慢飘出来,引得路过的邻居都问:“你们烤红薯呢?熟了给我们尝尝啊!”

红薯烤好的时候,夕阳已经西下。小娃小心翼翼地把红薯挖出来,剥开焦黑的外皮,里面的红薯肉金黄,甜得能流心。他递了一个给我:“叔叔,你快尝尝,这个最甜!”我咬了一口,甜香在嘴里散开,带着泥土的气息,和小时候爷爷烤的红薯味道一模一样。

晚饭时,奶奶用红薯做了一桌子菜:蒸红薯、红薯粥、红薯丸子,还有烤红薯。小娃坐在我旁边,不停给我夹菜:“叔叔,你多吃点,这个红薯丸子是我和奶奶一起做的,放了红糖,可甜了!”爷爷喝着酒,说:“今年的红薯收成好,留了些给你带回去,还有晒干的红薯干,也装了满满一袋。”

饭后,我们坐在院子里乘凉。小娃把铁皮桶里的红薯倒进竹筐里,说要挑些好看的,送给街坊邻居。“张奶奶喜欢吃蒸红薯,李爷爷喜欢吃烤红薯,我要给他们分不一样的。”他一边说一边挑,样子认真得像在完成什么大事。我看着他,突然觉得,这份懂得分享的温暖,也是爷爷一代代传下来的——当年爷爷总把新鲜的收成分给邻居,如今小娃也学着这样做,像田埂里的红薯藤,把温暖的根,扎得越来越深。

走的那天,

车子开远时,从后视镜里看见小娃和爷爷还站在院子里,手里举着红薯,朝着车子的方向挥手。田埂里的红薯藤在风里晃着,像在跟我告别,也像在期待着明年的约定。

回到城里,我想起田埂里的红薯地,想起小娃举着红薯的模样,想起爷爷的笑容,心里满是温暖。

十一月的风带着凉意,城里的树叶落了满地。我站在阳台,看着花盆里的向日葵——虽然已经枯萎,但花盘里的种子还饱满,是小娃去年夏天寄来的。旁边的铁皮桶里,还装着秋天从老家带回来的红薯干,桶壁上的“泥鳅桶”三个字,在阳光下依旧清晰。

正愣神时,手机响了,是小娃用爷爷的手机打来的。电话里满是风声,小娃的声音裹着寒气,却透着兴奋:“叔叔!老家下霜了!爷爷说,下了霜的红薯更甜,我们留了些在窖里,等你回来吃!”

我笑着问他有没有穿厚衣服,他说穿了奶奶做的棉袄,还说和小伙伴们在院子里堆了个小雪人,雪人手里拿着小铲子,像我上次留下的那个。“叔叔,你什么时候回来呀?我还想跟你一起烤红薯,一起听爷爷讲故事。”小娃的声音里满是期待,像极了小时候的我,总盼着爷爷从田里回来,能带我去摸泥鳅。

我跟他说等年底就回去,还会带城里的糖果给他和小伙伴们。挂电话前,他又小声说:“叔叔,我把你留下的铁皮桶擦干净了,放在灶房里,这样就不会冻着了。奶奶还煮了红薯粥,可香了,我给你留了一碗,等你回来吃。”我应着,挂了电话,心里满是温暖——原来无论相隔多远,小娃的牵挂,总能像一缕阳光,悄悄照进心里,驱散所有的寒意。

十二月初,公司提前放了年假,我买了最早一班回老家的车票,还带了些城里的年货,想给爷爷奶奶和小娃一个惊喜。车子驶离市区,路边的高楼变成了白雪覆盖的田野,心里的期待一点点满起来——想起小娃堆的雪人,想起灶房里的铁皮桶,想起奶奶煮的红薯粥,就觉得这一路的风雪都不冷了。

刚到村口,就看见小娃和爷爷在雪地里等。小娃穿着厚厚的棉袄,像个小团子,手里拎着个布袋子,一见我就跑过来:“叔叔!你回来啦!我给你留了红薯干!”爷爷跟在后面,手里拿着铁锹,说要帮我把车上的东西搬回家。

走进院子,雪人还站在角落,手里的小铲子被雪盖了半截,脸上用煤球做的眼睛,亮晶晶的。小娃拉着我往灶房走,掀开布帘,就看见那两个铁皮桶放在灶台边,桶沿擦得锃亮,一点锈迹都没有。“我每天都擦一遍,爷爷说这样桶才不会坏,等开春摸泥鳅时就能用。”小娃仰着头说,眼睛里闪着光。

晚饭时,奶奶煮了红薯粥,还蒸了红薯,满屋子都是香味。小娃坐在我旁边,不停给我盛粥:“叔叔,你多喝点,这个粥可暖了,冬天喝了不冷。”爷爷喝着酒,说:“今年的红薯干晒得多,留了些给你带回去,还有你爱吃的泥鳅干,也装了满满一袋。”

我吃着红薯,喝着红薯粥,看着眼前的一家人,突然觉得,所谓幸福,不过就是这样——有牵挂的人,有熟悉的味道,有能回得去的家,有藏在时光里的温暖。而那两个铁皮桶,就像这幸福的见证者,装着我们的故事,装着我们的约定,装着我们对彼此的牵挂,永远都不会褪色。

大年三十那天,我们一起贴春联,小娃拿着胶水,在门上贴福字,还在铁皮桶上贴了个小小的福字,说:“这样桶也能过年啦!”晚上,我们围在院子里放烟花,烟花在夜空中炸开,五颜六色的,映得小娃的脸格外亮。他举着烟花棒,在雪地里跑,笑声像银铃一样,传得很远。

走的那天,雪又下了起来。小娃把一袋子红薯干、泥鳅干塞进我包里,又把铁皮桶抱过来:“叔叔,这个你带回去,等开春我种了红薯和向日葵,就拍视频给你看。”我接过铁皮桶,桶壁还带着灶房的温度,沉甸甸的。

车子开远时,我从后视镜里看见小娃和爷爷还站在雪地里,小娃手里举着烟花棒,爷爷手里拿着铁锹,雪花落在他们身上,像撒了层糖。我摸了摸包里的红薯干,又看了看副驾上的铁皮桶,心里满是温暖——原来无论走多远,无论隔多久,那些藏在铁皮桶里的时光,那些浸在牵挂里的温暖,从来都不会消失,它们会一直陪着我,走过一个又一个冬天,迎来一个又一个春天,把故乡的念想,永远装在心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