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如果你喜欢历史古代类型的小说,那么《抢亲朱棣我最大,四叔你走开别挡道》将是你的不二之选。作者“笨笨的古月”以其独特的文笔和生动的描绘为读者们带来了一个充满想象力的世界。小说的主角朱雄英勇敢、聪明、机智,深受读者们的喜爱。目前这本小说已经更新263327字,喜欢阅读的你快来一读为快吧!
抢亲朱棣我最大,四叔你走开别挡道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当朱雄英离开之后,毛镶才进来对朱元璋禀告道:
“臣等彻查张嬷嬷所有亲属、往来人员,其家中并无异常财物,其子其婿皆在寻常衙门当差,并无背景。
宫内与之交好者,经逐一审讯,皆言其只是倚老卖老,仗着吕娘娘之势,并未提及任何阴私之事。”
“吕娘娘宫中上下,包括贴身宫女秀儿等人,臣亦进行了严密排查。
近一月来,吕娘娘除日常向太子请安,教导允炆殿下功课外,并无异常举动。
宫内用度记录、人员出入,皆无破绽。
那床被褥,经追查,确系内府局按制制作,记录在案,送至吕娘娘处后,直至张嬷嬷取出送往太子妃宫中,期间经手之人皆已盘问,无人承认动过手脚,亦无证据显示被人调换或添加异物。”
“所有线索……至张嬷嬷处,便彻底中断。
臣无能,未能查到直接证据证明此事与吕娘娘有关。
请陛下治罪。”
朱元璋没吭声,而是看着毛镶。
他相信毛镶的能力,现在竟然让毛镶都查不到任何的线索。
说明这件事吕氏或者她背后的人,手脚做的极其干净。
没有证据。
在这深宫之中,有时候,没有证据,本身就是一种答案。
但也正因为没有证据,很多事情,便只能到此为止。
朱元璋缓缓闭上眼睛,深吸了一口气,再睁开时,眼中已是一片平静。
“咱知道了。”
他缓缓开口,
“这件事,到此为止。”
毛镶低着头回道:“是。”
“但是。”
朱元璋的语气变的有些森然,
“给咱盯紧东宫。
尤其是吕氏和她身边的人。
一应饮食起居,人员往来,给咱细细地查,默默地记。
有任何风吹草动,无论巨细,即刻报于咱知道。
记住,是任何!”
“臣,遵旨!”
毛镶心中一凛,深知陛下并未真正放下,只是将明面上的追查转为了更隐秘的监控。
“去吧。”
“臣告退。”
毛镶再次行礼,悄无声息地退出了大殿。
朱元璋独自坐在龙椅上,良久,发出一声冷哼。
“蛇鼠之辈,终会露出尾巴……”
……
东宫。
太子妃寝宫。
自那日酒楼风波后,朱雄英便被朱元璋禁足于东宫,非诏不得出。
他倒也乐得清静,每日里绝大部分时间都待在母亲宫中。
外面的风风雨雨,毛镶的调查结果,他虽然未能第一时间知晓,但也能从宫中隐约的风声和父亲朱标偶尔来看望母亲时那欲言又止的神情中猜到一二。
线索断了。
吕氏安然无恙。
这个结果,并未出乎他的意料。
若真是吕氏所为,她既然敢做,必然留有后手,岂会轻易让人抓住把柄?
更何况还有一个试图“息事宁人”的太子父亲。
他心中并无太多愤怒或不平,反而有一种异常的冷静。
经此一事,他更深刻地认识到这宫闱之中的险恶。
有些战争,并非靠一把刀就能解决的。
他将所有的心力都投入到了照顾母亲身上。
在朱雄英无微不至的照料和调理下,加之最大的心病已去,常氏的心情日渐开朗,身体恢复的速度极快。
脸色不再是病态的苍白,逐渐恢复了红润光泽。
转眼一个月过去。
秋意更深,院中的梧桐叶片片金黄。
这一日,阳光正好,暖洋洋地洒满庭院。
常氏自己在院中缓缓走着,欣赏着秋色。
朱雄英陪在一边。
“英儿,你看那株菊花,开得多好。”
常氏指着墙角的一丛墨菊,笑着说道。
“母亲若是喜欢,儿臣让人移几盆到房里。”
朱雄英微笑回道。
常氏摇摇头说道:
“放在院里就好,生机勃勃的,看着也欢喜。”
她停下脚步,转过身,仔细端详着儿子,伸手替他理了理其实并不凌乱的衣襟,眼中满是慈爱之色。
“娘的英儿,真的长大了。
若不是你,娘这条命,恐怕……”
“母亲!”
朱雄英打断她的话,握住她的手,
“这种不吉利的话可不许再说。
您一定会长命百岁,看着儿臣娶妻生子,看着孙儿绕膝呢。”
常氏被他说得笑了起来。
“好好好,娘不说。
娘还要等着抱大孙子呢!”
这时,太子朱标的身影出现在宫门口。
当他看到常氏在院子里独自行走的时候,整个人都愣住了。
“阿常,你好了?”
朱标快步走到常氏的身边,激动的问道。
常氏见到朱标,脸上的笑容稍稍收敛了些,但依旧温和,微微颔首说道:
“劳殿下挂心,臣妾已经无碍了。”
朱标感受到了常氏的疏离,但是看到常氏康复如初,还是高兴的说道:
“太好了!真是太好了!苍天保佑!”
随后他看向朱雄英说道:
“英儿,辛苦你了。”
朱雄英躬身行礼道:
“照顾母亲,是儿臣分内之事。”
朱标点点头,一时之间,竟不知该说什么好。
看着眼前已然恢复健康、风韵犹存的髮妻,再想到偏殿那位以及那桩无头公案,他心中五味杂陈。
常氏似乎不愿多言,轻声说道:
“殿下政务繁忙,不必时常挂念臣妾。
臣妾有些乏了,想回房歇息片刻。”
朱标连忙说道:
“好好,你刚大好,是要多休息。
孤……孤晚些再来看你。”
常氏点点头,在宫女的搀扶下转身回了寝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