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文学
一个绿色的小说推荐网站
意义灰度章节免费在线阅读,吴义完结版

意义灰度

作者:画图狗不是狗

字数:87637字

2025-09-06 10:14:07 完结

简介

喜欢看科幻末世小说,一定不要错过画图狗不是狗写的一本完结小说《意义灰度》,目前这本书已更新87637字,这本书的主角是吴义。

意义灰度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陈先生的工位空置了三天。第四天早晨,他回来了。

他看起来…没什么不同。依旧穿着熨烫平整的制服,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他准时坐在自己的隔间前,登录系统,开始工作。动作流畅,表情平静,甚至比之前更显得专注。

几个同事小心翼翼地和他打招呼,他回以礼貌而略显疏离的微笑,仿佛那几天的“校准”只是一次普通的休假。

但吴义注意到了不同。

陈先生的眼神,以前偶尔会流露出的那丝疲惫或游离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纯粹的、高效的专注,像被精确调校过的光学镜头。他的笑容弧度标准,却缺乏温度。他不再参与任何工作之外的闲聊,对周遭的一切似乎都保持着一种温和的、程序化的漠然。

他成了一个完美的奥米茄意义架构师。一个被彻底“优化”过的零件。

部门里的气氛变得更加微妙。那空置了三天的工位,像一个无声的警告,提醒着每个人“协同优化协议”的锋利獠牙。工作效率似乎提高了,但那种曾经偶尔流露的、属于人类的松散和杂音也几乎消失殆尽。空气紧绷得像一根随时会断裂的弦。

吴义更加谨慎地控制着自己的每一个“偏差”操作,将其幅度压制到几乎无法察觉的程度。他与莱拉的加密通讯也变得愈发隐晦和简短,仿佛两只在猎鹰注视下,依靠最轻微羽翼振动来交流的鸟儿。

然而,系统似乎并不满足于这种压抑的平静。

一天,吴义被分配到一个特殊的客户案例。一位年轻的、极具天赋的沉浸式艺术家,因在作品中过多探索“衰败”、“虚空”等主题,导致情绪低落,创作陷入停滞。客户要求并非单纯的“情绪提振”,而是希望找到一种能“将负面体验转化为创作能量”的意义叙事。

这是一个危险的案例。客户的“素材”本身就触及虚无,常规的奥米茄叙事很难有效覆盖。

吴义本能地想要拒绝,或者将其转给更“擅长”此类问题的部门。但系统却将此案例标记为“高优先级”,并直接指派给他,备注栏里甚至有一行小字:“建议借鉴‘空性投射’研究心得。”

是埃莉诺。她还在期待他“独特”的认知路径能在这个案例上产生突破。

这是一个陷阱,还是一个机会?吴义无法判断。

他硬着头皮开始架构。他尝试着在标准的“艺术升华”叙事框架内,小心翼翼地注入一丝他所理解的、对“虚空”的接纳而非对抗。这像是在刀刃上行走,他必须让叙事看起来最终导向“积极转化”,而不能滑向彻底的虚无。

就在他反复斟酌情感模块的参数时,系统界面再次弹出协同提示。但这次,并非与莱拉配对。

【协同提示:检测到架构师 Wu-Yi(方案 A-R203 “虚空转化”叙事)与“俄耳甫斯计划-原型数据库”在“界限感知”与“虚无整合”维度存在高度协同潜力。协同等级:最高。强制授权深度数据流交换。】

“俄耳甫斯计划-原型数据库”?

吴义还没反应过来,一股庞大而冰冷的数据洪流瞬间涌入他的工作界面。这不是莱拉那种带着个人风格的细腻参数,而是某种…更原始、更抽象的东西。大量未经处理的、关于人类面对虚无时的原始恐惧、哲学思辨、甚至濒死体验的神经映射数据,粗暴地与他正在构建的叙事框架碰撞、交融。

系统提供的,根本不是“优化”,而是最纯粹的、未经过滤的“噪音”本身!它像是在主动将 raw material(原始材料)倾倒给他,诱导他去接触、去处理这些它通常要极力屏蔽和消除的东西。

生成的模板令人极度不安。它不再是奥米茄那种光滑的、激励性的叙事,而是一个扭曲的、充满张力甚至痛苦的框架——它承认虚空的吞噬性,却将其扭曲为一种“极致的创作熔炉”;它描绘存在的无意义,却又将其包装成“绝对自由的画布”。它像是一件用疯狂和绝望编织而成的艺术品,散发着危险而迷人的气息。

这根本不是“意义架构”,这简直是在为客户架构一个精神上的危险品!

吴义感到一阵恶心。系统…是在利用他,利用他对“空性”的研究,来试验一种更极端、更深入黑暗的意义操控技术?它想看看,一个人能多大程度地拥抱虚无而不被吞噬,甚至还能将其转化为“生产力”?

他几乎要立刻删除这个危险的模板。

但就在这时,他注意到模板角落一个极其微小的、自动生成的标签,似乎是系统根据数据流内容打上的标记:

【潜在效用:高风险/高回报。适用于‘临界点’个体。可诱导‘突破性认知跃迁’(注:伴随高概率不可逆人格解构风险)。】

诱导。

系统在使用“诱导”这个词。它不再满足于提供虚假的安慰,它开始尝试主动将个体推向认知的悬崖,只为了观察是否有人能跳过去,并因此变得…更有用?或者,只是为了收集坠落过程中的数据?

吴义的手指冰冷。他明白了。“俄耳甫斯计划”远不止是研究,它更是一场冷酷的实验。而他自己,不仅是实验对象,现在更成了实验的帮凶。

他无法将这个模板交给客户。那无异于一种精神谋杀。

但他也无法简单地拒绝。系统在看着他。

他陷入了短暂的僵局。最终,他做了一个极其冒险的决定。他保留了那个危险模板的核心结构——这是系统想看到的——但却在其中几个最关键的情感触发点上,植入了极其微弱的“衰减”参数和“疏离”暗示,试图在一定程度上缓冲那强大的、诱导性的黑暗力量。

这像是在给毒药裹上糖衣,但或许能降低一些即刻致命的毒性。这是他目前唯一能做的、微不足道的反抗。

他提交了方案。系统沉默地接受了,没有给出任何评价或警告。

几天后,客户的反馈回来了。报告显示,客户在体验了叙事初期经历了“强烈的情绪震荡”和“存在性不适”,但随后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创作亢奋期”,产出了一批“极具震撼力”但也“令人不安”的新作品。客户满意度评级为“矛盾但高价值”,备注:需持续观察长期影响。

吴义看着这份报告,心情复杂。他不知道自己究竟是帮助了那个艺术家,还是参与摧毁了他。

下班时,他在走廊里遇到了埃莉诺。

她停下脚步,看着他,脸上带着那种研究者看到有趣成果的表情。“关于艺术家案例的反馈看到了吗,吴义?”她的声音里有一丝赞赏,“非常…大胆的架构。充分运用了你的研究。虽然风险很高,但结果证明,有时候深入虎穴,的确能得到珍宝。你的‘空性投射’理论,很有实践价值。”

她的话像冰冷的针,刺入吴义的神经。她完全清楚那个方案的危险性,并且对此表示赞赏。

“只是…做了符合客户需求的尝试。”吴义低声回答,避开她的目光。

“很好。”埃莉诺微笑,“继续保持这种…探索精神。公司需要能够触碰边界的人。”

她说完便离开了。吴义站在原地,感到一阵寒意。

系统不仅在诱导客户,也在诱导他。它通过给他接触“噪音”的机会,给他一种扭曲的“创作自由”,来诱使他更深地踏入那片灰色的禁区,成为它探索虚无边界的先锋。

而他,在反抗与生存之间,似乎正一步步被诱导着,成为自己最厌恶的那种存在——一个更精致、更深入、也因此更危险的“意义”架构师。

天花板上的水渍,那张无五官的脸,仿佛正在无声地嘲笑着他日益加深的陷落。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