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文学
一个绿色的小说推荐网站

第2章

————八年

初秋的风卷着桂花香气,漫进 “德旺会所” 顶层的办公室。赵芸芸坐在宽大的办公桌后,指尖划过平板电脑上的财务报表,眉头微蹙 —— 城西分店这个月的客流量比预期少了 15%,她抬手按了按太阳穴,拿起手机拨通部门主管的电话,语气冷静又利落:“把城西店近一周的客诉记录和员工排班表发我,半小时后开部门会议,分析问题出在哪。”

挂了电话,她起身走到落地窗前,望着楼下川流不息的车流。八年时间,足够让一个怯生生的高中生长成独当一面的会所管理者 —— 如今的赵芸芸,再也不是当年那个需要攥着旧布偶躲在赵有德身后的女孩。她穿着剪裁得体的黑色西装套裙,长发利落地挽成低髻,脖子上戴着一条细巧的铂金项链,那是赵有德在她二十岁生日时送的礼物,也是她唯一常戴的首饰。

“芸姐,德哥让你去趟他办公室,说是有煤老板想谈长期合作,让你一起旁听。” 助理轻轻敲了敲门,恭敬地说道。

“知道了,马上过去。” 赵芸芸整理了一下西装领口,拿起桌上的文件夹,快步走向赵有德的办公室。走廊里遇到的员工都笑着跟她打招呼,“芸姐好” 的声音此起彼伏 —— 在 “德旺集团”,没人不知道赵芸芸是赵有德的养女,更没人敢轻视她的能力。这些年,她从会所的前台实习生做起,凭着对业务的敏锐嗅觉和狠辣的管理手段,一步步做到了运营总监的位置,连跟着赵有德打天下的余旺和张鱼,都忍不住夸她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推开赵有德办公室的门时,他正坐在沙发上跟一位姓王的煤老板喝茶。赵有德今年四十九岁,岁月在他眼角刻下了淡淡的细纹,却更添了几分沉稳的气场。他看到赵芸芸进来,脸上露出温和的笑容,招手道:“芸芸来了,快坐,王老板正说想跟咱们签全年的接待合同。”

赵芸芸在旁边的沙发坐下,熟练地接过王老板递来的名片,指尖不经意间触到赵有德放在茶几上的手 —— 他的掌心带着常年握方向盘和签文件的薄茧,温度却格外暖,让她的心跳莫名漏了一拍。她连忙收回手,低头翻看文件夹,掩饰住脸上的异样。

王老板看着两人默契的模样,笑着打趣:“德哥,您可真是好福气,养了个这么能干的女儿。芸姐这管理能力,比不少男人都强,我要是有这么个闺女,做梦都能笑醒。”

赵有德哈哈一笑,抬手拍了拍赵芸芸的肩膀,眼神里满是骄傲:“这孩子从小就懂事,肯学肯拼,现在会所的运营多亏了她。” 他的指尖轻轻蹭过她的肩膀,动作自然又亲昵,可在赵芸芸心里,却像投入了一颗石子,漾开层层涟漪。

她知道,这种心思是错的。赵有德是她的养父,是给了她家、给了她未来的人。八年来,他待她如亲女儿 —— 她高考失利,是他拍着她的肩膀说 “没关系,大专也能学本事,爸支持你读经管”;她刚进会所被老员工刁难,是他站出来替她撑腰,说 “我的女儿,轮不到别人欺负”;她生病住院,是他守在病床前,一夜没合眼地照顾她。

可感情从来不由人控制。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她看赵有德的眼神变了 —— 她会在他开家长会时,偷偷盯着他认真听老师讲话的侧脸;会在他应酬晚归时,特意煮好醒酒汤等他回来;会在他跟其他女性客户谈笑风生时,心里泛起莫名的酸涩。她知道这种 “不一样” 的情绪是禁忌,所以一直拼命压抑着,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工作中,以为只要足够忙碌,就能把这份不该有的心思藏起来。

合作谈得很顺利,王老板爽快地签了合同。送走王老板后,办公室里只剩下赵有德和赵芸芸两人。赵有德靠在沙发上,揉了揉眉心:“最近是不是太累了?看你脸色不太好,要不放两天假,出去散散心?”

“没事,可能是昨晚整理报表睡得晚了点。” 赵芸芸避开他的目光,声音有些发轻,“爸,城西店的问题我已经安排会议了,等分析出结果再跟您汇报。”

“别总把自己逼得太紧。” 赵有德起身走到她身边,伸手想帮她拂去肩上的落发,却被她下意识地躲开。他的手僵在半空,脸上露出一丝疑惑:“怎么了?”

赵芸芸的眼眶突然红了,她猛地站起来,后退了两步,声音带着压抑不住的颤抖:“爸,我…… 我还有事,先去开部门会议了。” 说完,她几乎是逃也似的跑出了办公室,连文件夹都忘了带走。

赵有德看着她慌乱的背影,心里满是不解。这些日子,他总觉得芸芸有些不对劲 —— 她不再像以前那样跟他分享学校和工作的趣事,也很少主动跟他肢体接触,偶尔眼神对视,她也会飞快地移开。他以为是孩子长大了,有了自己的心事,却没往更深的地方想。

部门会议上,赵芸芸强撑着精神分析完城西店的问题,却在散会后独自一人躲进了安全通道。她靠在冰冷的墙壁上,眼泪终于忍不住掉了下来 —— 她恨自己的不争气,更怕这份不该有的感情会毁了她和赵有德之间的一切。她掏出手机,翻出相册里那张八年前的照片:十六岁的她站在赵有德身边,手里攥着小老虎布偶,笑得一脸灿烂,而赵有德穿着浅灰色衬衫,温柔地揉着她的头发。

那时候的他们,是纯粹的养父和养女。可现在,有些东西已经悄悄变了。

晚上,赵有德特意提前回家,做了一桌子赵芸芸爱吃的菜。她回来时,看到满桌的饭菜,眼眶又热了 —— 他总是这样,不管多忙,都会记着她的喜好。两人坐在餐桌前吃饭,气氛却有些沉闷。赵有德犹豫了半天,还是开口问道:“芸芸,最近是不是有什么心事?跟爸说说,别一个人扛着。”

赵芸芸放下筷子,沉默了很久,才抬起头,眼神里满是痛苦和挣扎:“爸,我…… 我好像爱上你了。”

这句话像一颗炸弹,在餐厅里炸开。赵有德手里的筷子 “啪” 地掉在桌上,他震惊地看着赵芸芸,嘴唇动了动,却半天说不出话来。他从未想过,自己视若亲生女儿的孩子,会对他产生这样的感情。

“我知道这很荒唐,也知道这是错的。” 赵芸芸的眼泪掉得更凶了,声音带着哭腔,“我拼命告诉自己不能这样想,可我控制不住…… 看到你跟别人走得近,我会难受;想到以后你会有自己的伴侣,我会害怕;我甚至…… 甚至希望时间能停留在我们刚认识的时候,那样我就不会有这些乱七八糟的心思了。”

赵有德的心脏像被什么东西狠狠揪着,疼得他喘不过气。他看着眼前泪流满面的女孩,想起八年来的点点滴滴 —— 她第一次叫他 “爸” 时的羞涩,她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时的兴奋,她第一次独立谈成合作时的骄傲…… 这些画面在他脑海里闪过,最终都化作了深深的无奈。

他起身走到赵芸芸身边,蹲下身,轻轻握住她的手,语气沉重又温柔:“芸芸,对不起,是爸没注意到你的情绪,让你这么痛苦。但你要知道,我对你的感情,从来都是父亲对女儿的疼爱,没有别的意思。”

“我知道……” 赵芸芸哽咽着,却舍不得松开他的手,“我就是控制不住自己,爸,我该怎么办?”

“给彼此一点时间,好吗?” 赵有德叹了口气,轻轻拍了拍她的手背,“你还年轻,以后会遇到更好的人,会有属于自己的幸福。而我,永远是你的父亲,会一直支持你,保护你。”

那天晚上,赵芸芸在自己的房间里哭了很久。她知道赵有德说的是对的,可心里的那份情愫,却不是说放下就能放下的。窗外的月光透过窗帘缝隙照进来,落在书桌上的相框上 —— 那是她和赵有德的合影,照片里的他笑得温柔,而她,正依赖地靠在他身边。

她拿起相框,指尖轻轻划过赵有德的脸,心里默默说:爸,对不起,也谢谢你。不管以后怎么样,我都会好好工作,好好生活,不会让你失望的。

而隔壁房间的赵有德,却辗转难眠。他看着天花板,想起芸芸刚才痛苦的眼神,心里满是愧疚。他知道,这份错位的感情,需要时间来抚平。他只希望,芸芸能早点走出这段迷茫,找到真正属于她的幸福 —— 就像他当年承诺的那样,让她好好长大,拥有一个安稳又光明的未来。

————又是八年时光匆匆而过

初秋的阳光透过 “德旺集团” 总部大楼的落地窗,洒在赵芸芸办公桌的文件上。她穿着一身剪裁利落的深灰色西装,正对着视频会议屏幕,声音沉稳有力地部署着季度工作:“城东会所的升级方案必须在下周五前落地,客户反馈的服务细节问题,要建立专项小组跟进整改,我不希望再看到同样的投诉。”

屏幕那头的部门主管们齐声应下,没人敢有丝毫懈怠。如今的赵芸芸,早已是 “德旺集团” 的运营总裁,不仅将旗下十几家会所管理得井井有条,还拓展了高端餐饮和文旅业务,在商界闯出了 “铁娘子” 的名号。当年那份藏在心底的错位情愫,早已在岁月的沉淀中化为对养父赵有德纯粹的感恩与依赖 —— 她终于明白,当年那份心动,不过是孤女对温暖的渴求,是迷茫时对依靠的眷恋,并非真正的爱情。

会议结束时,手机屏幕弹出一条微信消息,是丈夫陈默发来的:“芸芸,晚上想吃你最爱的糖醋排骨,我已经买好食材了,你下班早点回来,孩子们说想你了。” 后面还跟着一张两个孩子趴在餐桌上画画的照片,大儿子轩轩画了个扎着马尾的女人,小女儿念念则在旁边涂了满纸的爱心。

赵芸芸看着照片,嘴角不自觉地弯起,眼底的凌厉瞬间被温柔取代。她快速回复:“好,我尽量六点前到家,帮我多给孩子们剥点橘子。”

陈默是她三年前在一次公益活动上认识的。他曾是三甲医院的营养师,为了支持赵芸芸的事业,也为了更好地照顾家庭,主动辞了职,当起了全职 “家庭煮夫”。有人说赵芸芸 “亏了”,放着那么多条件优越的追求者不选,偏偏嫁了个 “没事业” 的男人。可只有赵芸芸知道,陈默的善解人意,是她在高压工作中最坚实的后盾。

她加班晚归时,客厅永远亮着一盏暖灯,桌上放着温好的饭菜;她因为工作焦虑失眠时,陈默会给她泡上安神的花茶,听她吐槽工作中的烦心事;就连她偶尔因为想念赵有德而情绪低落时,陈默也会默默陪她去看望养父,帮着打理赵有德如今不太管的沙场业务。

下午五点半,赵芸芸提前结束工作,驱车回家。刚到小区门口,就看到轩轩和念念举着画跑过来,嘴里喊着 “妈妈!妈妈!”。她停下车,弯腰把两个孩子抱进怀里,在他们脸上各亲了一口:“今天在幼儿园乖不乖?有没有听老师的话?”

“乖!老师还夸我画的妈妈好看呢!” 轩轩骄傲地举起画,念念则搂着她的脖子,软软地说:“妈妈,爸爸做的糖醋排骨好香,我等你一起吃。”

陈默跟在孩子们身后,手里提着刚买的水果,笑着说:“别站在门口了,快进去吧,排骨快凉了。” 他自然地接过赵芸芸手里的公文包,帮她脱下外套,又递来一杯温水:“今天开会累不累?我给你炖了银耳羹,等吃完饭再喝。”

晚饭时,轩轩叽叽喳喳地讲着幼儿园里的趣事,念念则时不时给赵芸芸夹一块排骨,陈默则忙着给孩子们剔鱼刺,偶尔给赵芸芸添些她爱吃的菜。暖黄的灯光下,一家人说说笑笑,满是烟火气。

饭后,赵芸芸陪着孩子们在客厅玩积木,陈默则收拾碗筷,顺便给赵有德打了个电话,约好周末带孩子们去看望他。挂了电话,陈默走到客厅,从身后轻轻抱住赵芸芸,在她耳边轻声说:“爸说最近沙场的老周想跟咱们合作开个有机农场,问你有没有兴趣。”

赵芸芸靠在他怀里,手里还拿着念念递来的小积木:“让爸先跟老周谈着,等周末我过去看看场地再说。对了,下周是爸的生日,你记得帮我订个他爱吃的栗子蛋糕。”

“放心吧,早就订好了,还买了他喜欢的钓鱼竿,到时候咱们一起陪他去河边钓鱼。” 陈默揉了揉她的头发,“孩子们下周学校有亲子活动,我已经跟老师报了名,到时候我带他们去,你安心上班。”

赵芸芸点点头,心里满是踏实。她想起八年前那个因为错把亲情当爱情而痛苦挣扎的自己,再看看如今身边温柔的丈夫、可爱的孩子,还有始终疼爱她的养父,突然觉得,当年的迷茫与纠结,不过是成长路上的一段小插曲。

真正的幸福,从来不是轰轰烈烈的心动,而是细水长流的陪伴 —— 是工作再忙,也有人等你回家吃饭;是遇到难题,也有人陪你一起面对;是你终于分清了亲情与爱情,然后在各自的轨道上,都收获了属于自己的圆满。

周末,赵芸芸带着一家四口去看望赵有德。他的住处还是老样子,客厅墙上挂着一张泛黄的照片,照片里的女人笑容温婉,是赵有德已故的妻子。五十八岁的赵有德头发添了些白发,却依旧精神矍铄,看到孩子们来,连忙从抽屉里拿出早就准备好的糖果,轩轩和念念围着他喊 “爷爷”,清脆的声音把屋子都填满了暖意。

陈默帮着把带来的水果和蛋糕放进厨房,赵芸芸则陪着赵有德坐在沙发上,看着孩子们在客厅里追跑打闹。赵有德的目光落在照片上,眼神柔和了许多,轻声说:“你阿姨要是还在,看到你现在过得这么好,肯定也高兴。”

赵芸芸知道,赵有德这辈子心里只装着已故的妻子,自从妻子走后,他便再也没提过再婚的事。她握住赵有德的手,轻声说:“阿姨肯定知道,她一直在看着我们呢。”

赵有德点点头,从茶几底下拿出一个旧笔记本,封面已经磨得发亮。他翻开本子,里面记满了密密麻麻的名字和地址 —— 都是这些年他打听弟弟赵有财和亲生女儿的线索。“前阵子托老周在邻市问了,还是没消息。” 他叹了口气,语气里带着一丝无奈,却没什么沮丧,“不过没关系,我还没老,总能找到的。”

赵芸芸看着本子上那些被反复圈画的字迹,心里有些发酸。这些年,赵有德从没想过放弃寻找,哪怕一次次失望,他也依旧坚持着。而芸芸的出现,不过是帮他抚平了部分伤痛,却没能完全填补他对亲人的牵挂。

“爸,您别太累了,要是有需要,我让陈默也帮您打听。” 赵芸芸轻声说。

“不用,你们把自己的小日子过好就行。” 赵有德笑着拍了拍她的手,目光转向正在陪孩子们放风筝的陈默,眼里满是欣慰,“陈默是个好男人,对你好,对孩子也好,爸放心。”

说话间,陈默带着孩子们跑了进来,轩轩举着风筝喊:“爷爷,爸爸说您钓鱼特别厉害,下次带我们去钓鱼好不好?”

“好啊!” 赵有德笑得合不拢嘴,起身牵着轩轩的手,“等下周天气好,咱们就去河边钓鱼,爷爷给你们煮鱼汤喝。”

夕阳透过窗户洒进来,落在一家人身上,暖融融的。赵有德看着眼前热闹的景象,心里满是安稳 —— 虽然对弟弟和亲生女儿的寻找还在路上,虽然对已故妻子的思念从未停止,但有芸芸这个 “女儿”,有轩轩和念念这两个活泼的孩子,还有陈默这样懂事的晚辈,他的生活早已不再是孤单的寻找,而是充满了烟火气的幸福。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